廣東說白話人叫,廣西說白話的人也跟叫。我們說白話的人都喜歡叫說普通話的人為撈佬、撈婆、撈仔、撈妹,說廣東人愛跟廣西人講白話得分清具體情況,(廣西漢語方言分布圖)(廣東漢語方言分布圖)所以,說廣東人喜歡與廣西人講白話是很不準確的,這跟七八十年代初期,廣東打工的人的表現而產生的詞,因那時的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餓過,那時走在街上,工業區,隨處可見,邊走邊吃動西的人,而且把殘渣隨手丟去,而廣東人就把這種不那么好看到行為稱作撈,平時廣東廣西的人說自己的孩子貪吃時,也會說撈豬,撈豬殼之類的話,因此最出這詞還算中性。
1、廣東人為什么喜歡叫人“撈佬”或“撈妹”?
我們說白話的人都喜歡叫說普通話的人為撈佬、撈婆、撈仔、撈妹。廣東說白話人叫,廣西說白話的人也跟叫,這有點以示區別之叫法,有人不明袖里,以為叫撈佬,撈妹什么的,有蔑視貶意瞧不起的意思,其實不是的。江西人逢生人都稱老表,是有來歷,也有尊人拉近關系好相處的意思,老表是平輩,表有親戚關系,老有尊重尊敬之義,叫老表算有禮貌又有敬意了,這很容易拉近距離,拉好關系易相處,易得人接受。
廣東廣西說白話的人稱北面的說話不同的人為撈佬、撈仔等,也是有來歷,有敬意的,廣東廣西在中國之南,在珠江流域多說白話,之外的語言有不同,特別北邊省份的,語言多與普通話類似。據傳曾有一廣府人與湖南人在一起工作,湖人稱廣府人為老兄,這是敬意的,而湖南話老與白話撈近似,廣府人也稱湖南人為“撈兄”,都以“撈、撈”稱之,這撈實是老意,是有褒義敬稱的,
2、為什么廣東人這么喜歡跟廣西人說白話呢?
說廣東人愛跟廣西人講白話得分清具體情況。廣東人主要可分為三大民系:講白話又稱為粵語廣府民系、講客家話的客家民系、講屬于閩南話分支方言的潮汕人和講黎話的雷州人、電白人等,會講廣府白話約為6700萬人。會講客家話2300萬人,會講閩南方言3000萬人。廣西沿海和廣西中部以東靠近廣東一帶很多人講白話,與廣東中部及西部靠近廣西的地方人講的話基本相同,只是口音有差別,
約有2500萬人使用。廣西中部與東部也有不少人講客家話,約有500萬人使用,廣西北部則主要講桂柳話,屬于西南官話,約有1500萬人會用。當然,廣西的很多壯族人又主要講壯族話,(廣西漢語方言分布圖)(廣東漢語方言分布圖)所以,說廣東人喜歡與廣西人講白話是很不準確的。因為講白話的廣東人、廣西人很多,6700萬對2500萬,生活地域相連,遇到一起交流的機率很高,
又有兩廣一家親的說法。歷史上兩廣在唐朝同屬嶺南道,廣東講白話人普遍認為不講白話的其它省人是“撈佬”,但唯獨不認為廣西人是“撈佬”。因此,只能說,講廣府白話的廣東人遇到講白話的廣西人,因為彼此白話基本能溝通,當然就用白話交流,兩地這些人若用大家不太擅長的普通話溝通,反而覺得別扭。因為,大家都慣白話,為什么用其它不熟悉的其他方言或自己使用得詞不達意普通話來交流?顯得很拿腔拿調?又生分,
我知了哥是土生土長粵西人,從小講白話,但初到貴港、桂平一帶,與白話的人交流,也不是完全能聽懂。所以,也得分時候,分具體情況,白話不行就試試普通話,同樣,兩廣人若都屬客家人,都通客家話,不用客家話而用其它話,也顯得很奇怪。但兩廣這兩部分人喜歡彼此講白話,不太可能,至于廣西桂柳話的遇到廣東講閩南話方言的,愛講白話更不可能。
先假設開啟話題的是廣東籍人士,而雙方之前無接觸,深圳的交談模式是這樣的:首先是廣州話,在沒有得到相同方言回應時轉國語,在得到了相同方言回應時轉方言(包括客家話、潮汕話),如果發話者為外省人士,則首用國語,在得到相同方言區回應時,使用該方言,外加各種老鄉見老鄉的喜悅。深圳早期方言雜糅,本地有白話、客家話及少量潮汕話,
4、為什么廣東廣西人,稱外地人都叫撈佬,撈妹呢?是歧視的意思嗎?
首先“撈”字,在這里的意思是貪吃的意思!等同想在流行說的吃貨,撈老就是男吃貨,撈妹就是女吃貨。這跟七八十年代初期,廣東打工的人的表現而產生的詞,因那時的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餓過,那時走在街上,工業區,隨處可見,邊走邊吃動西的人,而且把殘渣隨手丟去,而廣東人就把這種不那么好看到行為稱作撈,平時廣東廣西的人說自己的孩子貪吃時,也會說撈豬,撈豬殼之類的話,因此最出這詞還算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