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河南,長在河南,對河南的一草一木都非常喜歡,要問為什么河南是產量大省,我認為有很多原因吧。在2018年河南第三產業貢獻率也超過50%,所以河南以后就是引進更加有活力的工業企業,從整體來看,河南的人均經濟排在全國第18位,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低于全國平均值。
1、河南的農業在全國處于什么地位?
這么說吧,河南一直都是中國人的糧倉,糧食產量曾長期保持全國第一,這些年還通過發展糧食產業化,搖身一變成為了中國人的廚房,幾乎每個人中國人的餐桌上都可以河南農產品的身影。現在的河南農業不僅為本省一億居民提供了豐富充足的糧食,還為所有的國人提供了包括速凍食品,火腿制品在內的豐富多彩的飲食,河南——常年占據中國糧食產量前列。
一直以來,每當大家提起河南,首先想到的就是農業,確實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大的省,沒有之一,而其中農業人口所占比例一度占據絕大多數,即便是現在,河南的農業人口總數也是全國第一。這也就保證了河南糧食產量的高居不下,在糧食總產量上,河南省常年位列中國糧食產量第一大省的位置,不過在最近幾年被“北大倉”黑龍江省小幅度領先,現在只能屈居全國糧食產量第二的位置。
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大概在5900萬噸左右,約占我國糧食總產量的9.5%左右,以萎縮的劣勢位列黑龍江省之后,河南——如今中國人的廚房。所以說,河南省每年產出的糧食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小麥和花生,產量一直都是第一,而且遙遙領先于第二名,2017年,河南小麥總產量達到了3550萬噸左右,約占我國小麥總產量的30%左右,也就是說,中國人吃的十斤面粉中,有將近三斤是來自河南的小麥。
2、河南整體經濟現在怎么樣?在全國達到了什么位置?
感謝邀請,河南的整體經濟在全國排名第五,在未來三五年內這個排名也很難變化,先看經濟總量河南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五,增速也是前五名中最高的,但低于四川省。與四川和浙江的差額幾乎一樣,所以短期內這個排名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未來河南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如果不能超過浙江,就很有可能被四川超越,再看經濟結構2018年河南的三產比重是8.9∶45.9∶45.2,第一產業比重下降到10%以下,也說明了河南此時不僅僅是農業大省,也是工業大省。
然而河南的第三產業比重還沒有超過第二產業,這也說明了河南的經濟發展程度并不算高,相比廣東的三產比重4.0:41.8:54.2,顯然發展程度更好,因此河南在可持續發展上還是任重道遠,還要繼續發展服務業、旅游業、金融業、高新技術等第三產業。最后看河南的人均經濟河南人口眾多,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富裕,事實也確實如此,河南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集中在省會,而省會人數只占河南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因此地區間經濟發展也非常不均衡,
像南陽、駐馬店、信陽、周口、商丘這些人口和面積大市,人均經濟水平也較低。從整體來看,河南的人均經濟排在全國第18位,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低于全國平均值,總之,河南經濟發展的擔子還很重,雖然總體經濟排名全國第五,但人均經濟只有五個地市的2300多萬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所以站在人們的生活上講,河南大部分地區還是比較貧困的,
3、河南是“農業大省”嗎?
大家好我是小侯視野,雖然說我們豫西地區,為農業大省做出貢獻只是輕微的,我們河南絕對是農業大省,中原糧倉:河南耕地面積全國第二,豫東地區開封、商丘、周口、許昌、大面積小麥種植區,豫東地面平整基本為沙土地,西瓜、土豆、洋蔥、玉米、花生,種植都挺多的,大面積種植適合機械化運作,多為個人承包種植,不像以前一家一戶種植,不利于機械化運作,越來越多的機械化代替人力耕耘,大型播種機、收割機、無人機打藥等,現在河南已不再是單單農業大省,也在往旅游業方向發展,歡迎來我們河南洛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