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的大梁城;2.唐朝的汴州城;3.北宋的開封城;4.金國的開封城;5.明朝的開封城;6.清朝的開封城。“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著六座城,(現在開封的大梁門,從城墻北側馬道下去,可以進入“城摞城博物館”)(開封城摞城博物館內部,可以看到明代城墻和清代城墻的地基和墻磚)(這是開封新鄭門考古發掘現場,這里也能看到城摞城的奇觀)所謂城摞城,既是指后一個朝代的城墻建在了前一個朝代的城墻上面,也是指新開封下面埋藏著老開封——在距開封地表以下幾米到十幾米深的土層里,從深到淺,從古到新,依次埋著。
1、開封這個城市怎么樣?
開封本地人。開封作為一個古城,有自己的傲骨和傲氣在,說開封像縣城的省省吧,回你家的縣城吧,我們這叫守舊,雖然名義守舊,但是開封真的全部都在改變,變得我們這些開封人都認不得了,開封發展旅游業,說實話沒有山,單靠宋文化開封做的相當不錯。就一個鐵塔,夠我們開封人炫耀一輩子了,開封明城墻也夠我們吹噓了。如果開封的老鼓樓還在,我們真的無敵了(天下第一鼓樓是開封的)說完旅游,說吃,
在開封,根本減不下來肥,因為開封人會吃,好吃,能吃。而且真的挑,許多本地人為了一個吃的能從東郊跑西郊,北郊跑南郊。就為了那一口,因為我們吃東西就要最好,不會湊合,雖然開封不大,發展肯定不會太快(現在開封是原來東京汴梁的十四分之一大小)所以開封城很小,但是小的我們舒服,我可以騎著單車帶著城墻走一遭,我可以跑步繞著汴西湖觀光。
我還可以劃船在大宋御河里欣賞風景,所以千萬不要說開封不好玩,是你不會玩。如果你想看大城市風景,移步廣東香港上海,千萬不要來開封,也千萬不要說開封落后。我們先進的時候,你們城市還是個村呢最后,希望來開封的各位游客,來到開封慢起來,不要太趕行程,自己喝一碗杏仁茶,吃點甜點,徒步走在開封,看見什么好吃的吃點,累了就找就近的地方休息,
2、你喜歡開封這座城市嗎?為什么?
開封人悠閑自在。有人說開封發展慢,主要是開封人比較懶,那么請問,您辛辛苦苦賺錢為什么?不就是為了享受生活嗎?開封人雖然不是那么有錢,但是慢悠悠的生活節奏是我最喜歡的。居住在開封我不會后悔,開封的文化別說在河南省,就是放眼全國全世界也不太多。只是因為經濟不發達,很多東西沒有開發出來,知名度受到一定影響,
比如說城摞城,而且城市的中軸線幾千年沒有改變,被水淹了好幾次,歷代開封人不屈不撓,又憑著堅強的毅力在原址重建家園,就這份精神,放眼全世界恐怕也不多見。應該慶幸省會遷往鄭州,若不然開封老城肯定會被拆的七零八落面目全非,書法名城并不是平白得來的,而是全城眾多書法大家名家共同努力的必然結果。雖然我不懂書法,但一樣不影響做為這個城市一份子的驕傲和自豪,
近幾年由于外地來旅游的人大幅度增加,開封的小吃相比較以前貴了不少。象西司夜市和鼓樓等本地人已經很少去了,還有第一樓、黃家包子等都被外地人把座位占的差不多了,而是動輒幾十塊錢一籠小包子,我是去的不多啦。另外象邢家鍋貼等老字號也輕易不去逛了,但是我們會去一些沒多大名氣的地方,一樣能品嘗美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俄羅斯那么冷,南方又那么熱,人家當地人還說他們那好,
3、開封經歷過很多次黃河水淹,都說開封地下有六座城,那為什么后來的朝代還要在開封建都呢?
“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著六座城。”作為開封人,不能不了解開封,我兒子剛上小學時,我就教過他城摞城的歷史,(現在開封的大梁門,從城墻北側馬道下去,可以進入“城摞城博物館”)(開封城摞城博物館內部,可以看到明代城墻和清代城墻的地基和墻磚)(這是開封新鄭門考古發掘現場,這里也能看到城摞城的奇觀)所謂城摞城,既是指后一個朝代的城墻建在了前一個朝代的城墻上面,也是指新開封下面埋藏著老開封——在距開封地表以下幾米到十幾米深的土層里,從深到淺,從古到新,依次埋著:1.戰國時的大梁城;2.唐朝的汴州城;3.北宋的開封城;4.金國的開封城;5.明朝的開封城;6.清朝的開封城。
舊城為什么會埋在地下呢?因為黃河淹沒,泥沙淤積,可以這樣說,開封城摞城奇觀的每一層,都蘊藏著一個歷史大悲劇,一場慘絕人寰的滅頂之災。既然黃河水屢次淹沒開封,既然開封經歷了那么多次洪災,后人為何還堅持在開封建城呢?干嘛不選擇一個不太容易被淹沒的好地方呢?因為開封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是黃河和大運河的交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