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不是一個純正血統的封閉民族,而是華夏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不斷與周圍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北方的游牧民族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漢族,但是他們沒有像漢族一樣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先進的民族文化,最終還是被漢族所同化,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因為西戎東遷的壓力而把周部落的首都從西邊遷到南邊。
1、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有14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不是一個純正血統的封閉民族,而是華夏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不斷與周圍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華夏族融合東夷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黃河的中上游(陜西——甘肅一帶)活躍著以黃帝、炎帝為首領的華夏族,在黃河中下游(河北——山東一帶)活躍著以蚩尤為首領的東夷族。
為了獲得更多的領地、水源和食物,華夏族不斷向東發展,東夷族不斷向西發展,兩大族群漸漸相遇并爆發了沖突,5000多年前,華夏族與東夷族在涿鹿展開了一場大戰,蚩尤戰敗被殺,東夷族并入了華夏族,擁戴黃帝位共同的首領。涿鹿之戰后,華夏族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獲得了向東方發展的空間,炎帝、黃帝和蚩尤被尊為中華三祖。
華夏族融合西戎周朝的領地位于西邊,西戎那邊因為大旱不斷東進爭奪適合放牧的水草土地,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因為西戎東遷的壓力而把周部落的首都從西邊遷到南邊。周穆王時期周國勢力強大發動西征,一直打到了昆侖西域地區,并將西戎的一支犬戎遷至太原,西周末期,犬戎反攻,攻占鎬京,殺死周幽王,嚇得周平王把都城遷到洛陽。
周國西遷后,秦國繼承了周國的土地,同時也繼承了周國的包袱——西戎,但是秦國不像周國那么好欺負,在秦國與西戎幾十年的戰爭中,周邊的西戎部落逐漸被秦所吞并,融入秦人之中。漢族形成秦漢時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華夏族開始發展成漢族,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奠定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為漢族形成打下了基礎。
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派50萬大軍征服開發百越,對六國之間進行人口遷徙,修建靈渠溝通湘江、珠江水系,這些措施又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到了漢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文化成了漢族的主流意識。漢族國力威震各國,漢朝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顯著增強,周邊國家都把漢朝人叫做漢人,漢族由此而來。漢族融合北胡胡人指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
戰爭和貿易都是民族融合的方式。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持續百年之久,匈奴衰敗,一部分逃到了歐洲,一部分歸降漢朝被漢族同化,五胡亂華期間,數十個北方游牧民族侵入中原建立國家,北方淪于胡人的統治之下,留在北方的漢人與胡人雜居通婚混血。民族融合有個規律:落后民族征服先進民族,最終被先進民族的先進文化所征服,逐漸融合于先進民族,
北方的游牧民族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漢族,但是他們沒有像漢族一樣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先進的民族文化,最終還是被漢族所同化。之后侵入中原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都是如此,漢族融合百越百越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指南方的各個少數民族,秦始皇時期派50萬大軍征服開發百越,50萬秦軍就此生活在了這里,與百越女子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