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這大降價背后是因為國家提出的4 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引起的,那什么是集中采購。這一次集中采購制度就是修補了這個漏洞,集中采購更準備的說法應該是“招采統一”,什么意思,實際上,如果關注過我國醫療改革的人士都知道,集中采購這個詞早已經不是什么新的名詞了,早在2000年時候,我們國家就推出“集中采購,帶量招標”來試圖降低藥價,這如果深入研究,你會發現這實際上學的是外國人的降低藥價的辦法,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前幾年藥價翻了又翻,無人不在吐槽我國的藥價水平,是越改越高,這套方案在我國完成沒用,因為上有政策下就會有對策,當時的集中采購方案跟如今集中采購方案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1、4 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對外公布,什么是集中采購?集中采購如何影響藥價?
謝小秘快速熱點邀請!今天的各大媒體新聞熱點必有一條:藥品大降價了!而且點進去一看,降幅還不只是一點點,平均降幅達到了52%,幾乎腰斬,其中最被大眾所關注兩類藥:一類是乙肝“藥霸”恩替卡韋直接就降了90%,什么概念,以前200左右的藥,現在就只需要20左右;另一類是肺癌靶向藥物吉非替尼,降了75%,遠遠超過業界人士認為的最高40%。
可謂是大快人心!很多人只知道這大降價背后是因為國家提出的4 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引起的,那什么是集中采購?為何集中采購會影響藥價?實際上,如果關注過我國醫療改革的人士都知道,集中采購這個詞早已經不是什么新的名詞了,早在2000年時候,我們國家就推出“集中采購,帶量招標”來試圖降低藥價,這如果深入研究,你會發現這實際上學的是外國人的降低藥價的辦法,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前幾年藥價翻了又翻,無人不在吐槽我國的藥價水平,是越改越高,這套方案在我國完成沒用,因為上有政策下就會有對策,當時的集中采購方案跟如今集中采購方案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同樣是通過招標方式進行采購,而且整個招標也是由國家統一組織實施,但是之前那個藥品采購量是由各大醫院自己說了算,用多少,買多少,完全由醫院自己決定,醫院可以根據情況買這個也可以買那個多一點,換句話說由開處方的醫生說了算,這時候就會導致藥企業通過把中標采購價定的特別高,騰出一部分利潤給整給醫藥管理整條線的人,而那些低價中標的藥品中了也沒用,不是沒有人使用,醫生不開,結局自然可知!但有人就好奇了,同一款藥,肯定低價得呀,沒錯,這中標規則當然是這樣的,但是人家沒有出同一款藥呀,必然紅霉素,可以改為它“自主研發”的XX霉素呀,從新備案換批號,就不是同一類藥了,就完全有了自己的定價權了,全國獨此一家,價格還是問題嗎?而這一次集中采購制度就是修補了這個漏洞,集中采購更準備的說法應該是“招采統一”,什么意思?其實很簡單:這個地區所在的醫院提前報一年或未來一段實際的藥品需求,然后我們國家醫保局匯總后統一采購,買回來以后再下發給各大醫院,相當于沒收了醫院采購權,采購權集中在醫保局,醫生處方權也受到了限制,一個醫院一類藥就那么多,開完就沒了,但患者基本上可以放心,實際上每家醫院每年對于某種藥的使用數量基本上變化不大的,藥品需求是幾乎可以做到滿足的,除非某些地區有大事件發生,那時候我們國家有關部門肯定也會干預!醫藥管理整條鏈都基本上拿不到回扣了,藥價又怎么能不下降呢?未來肯定會得到推廣的,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