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興國之要)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國之本、政治基石)③堅持改革開放(強國之路、活力源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我國的強國之路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政治基石,立國:即建國,立國之本就是建立國家或使國家存在下去的根源、根本、本質的內容。
我國自古以農業為立國之本,歷代都有許多詩人喜愛田園生活,熱衷務農,甚至躬耕自資。東晉詩人陶淵明,厭惡為五斗米折腰的官宦生活,回歸農村田園,在《歸園田居》中寫出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名句。立國:即建國。漢魏間文學家徐干《中論·譴交》載有:“古之立國也,有四民焉。”“本”是指事物的根源、根本、本質。立國之本就是建立國家或使國家存在下去的根源、根本、本質的內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講:教育是立國之本
四項基本原則,是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它規定了我國走什么道路,實行什么樣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由誰來領導和以什么作為指導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則問題,決定著國家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關系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證。四項基本原則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主要起著三方面的保證作用:一是保證有一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證有一個團結穩定的環境;三是保證有統一的意志和統一的行動
3、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強國之路,這句話對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強國之路,這句話不對。我國的強國之路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政治基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其中: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興國之要)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國之本、政治基石)③堅持改革開放(強國之路、活力源泉),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拓展: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改革的內容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實現社會主義的自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