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是中國清朝時期的“伊面”,它的制作原理以及食用方法與之后發明的方便面極為相似,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食華豐,路路通”,這句經典廣告詞,始終記得很清楚下圖是2016年時買的新包裝的“華豐三鮮伊面”“華豐三鮮伊面”是1994年左右退出我的生活區域的,緊根著進入視線的是“熊毅武”方便面,這個方便面是油炸型的,干吃也特別好吃,零售價格是七毛錢一包。
1、為什么說伊面是方便面的鼻祖?
方便面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一種速食品,那么你有無想過方便面最早是怎么出現的,當時是叫什么呢?你知道嗎?——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是中國清朝時期的“伊面”,它的制作原理以及食用方法與之后發明的方便面極為相似,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據說當時是一家姓伊的大戶人家在給老人祝壽時候,因為客人太多廚師手忙腳亂,錯把雞蛋面放到了油鍋里,廚師就將錯就錯把面條撈出來以后直接配上高湯端上了餐桌。
沒想到這道菜竟然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所以這道菜就以伊府面的名字流傳了下來,最早的方便面包裝上還會有伊面的字樣(比如早期的華豐三鮮伊面),但是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很少能見到了。不過一些方便面的廠商,至今仍習慣地將方便面稱為“伊面”呢,伊面是用雞蛋面先用熱水煮熟后再經過油炸制作的,油炸后方便儲存可以保存很久。
油炸好的伊面的形狀,就像是超大號的方便面面餅一樣,吃的時候和吃方便面一樣下水煮過就可以吃,面條金黃口感爽,再來點高湯配上,那味道也是一絕了!現在在廣東地區還能看到專門售賣伊面的面館,雖然方便面和伊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伊面有著它本身獨特的美味,是方便面所無法取代的,所以伊面在當地十分受歡迎,小面館的生意還十分紅火呢。
2、港劇里的人不開心就下面吃,到底他們吃的什么面?
身為TVB死忠粉,壹周君也曾研究過這個問題,最后的答案是——公仔面!也就是即食面(內地稱作方便面)去過香港你就會知道的,幾乎每個港式茶餐廳都會有”腸仔蛋公仔面“和”午餐肉腸仔公仔面“這類的點單,“公仔面”雖說只是香港本地的一個即食面品牌,但是因為人家資格老,吃的人多,所以幾乎就成了即食面的代名詞,還經常被出現在港劇情節當中啦。
說起來,在香港的面食文化當中,速食面其實占了很大的比重,從早前港式茶餐廳的“餐蛋面”,到大排檔的“火水爐煮面”,用的都是它,這也是因為香港人工作生活的節奏快,上班族為了節約時間,都直接點一碗面只求快速吃完飽肚。歐陽應霽在她的《貼地快感》中就有描述:“注定高攀不起云吞面魚蛋粉牛腩河等等高貴親戚的最最貼地的車仔面,和我們這代香港人一同成長,
”當年的車仔面,用的面餅就是速食面,推著木頭車販賣車仔面的小販,一邊下面,應付食客的諸多要求,一邊唯恐小販管理隊不知從哪個地里鉆出來,準備隨時“走鬼”。歐陽應霽也說啦,“車在人在,一日有車仔面,一日有香港,”但是咧,你可能也會有疑問,港劇中“煮個面你食”好像不太妥,速食面不是應該泡嗎?為什么是煮呢?這里,壹周君還是要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香港人選擇吃面,是圖個方便,但不代表吃得不精致,因為泡面,付出成本很低,但煮面,就要消耗很多精力,比如煮哪種面、生點還是軟點、干撈還是濃湯、加香腸,火腿還是午餐肉,加不加蛋,雙面還是單面,很復雜滴!另外,煮面用的容器也不能馬虎,你見到港劇中那些端到主角面前的面條,都是精致的陶瓷煲或是金屬鍋,必須是要原煲上桌才夠味。
3、你吃過最好吃的泡面是哪一款說說?
做為80后的我,記憶中最好吃的方面便當屬30年前的“華豐三鮮伊面”,“干吃”或“煮著吃”,我認為都是最棒的!那是1990年前后,那時我們村里只有二種方便面出售,一種是“麻辣方便面”,紅色的包裝,四毛錢一袋,這個干吃不好吃,煮著吃還行,但是太辣了;還有一種就是“華豐三鮮伊面”,五毛五一袋(1990年呀,五毛五可不便宜),干吃脆、酥、香,煮著吃也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