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申請退稅要符合相關條件,在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個方面有符合退稅的條件,在個稅APP中申請專項扣除,經審核符合條件,才能產生退稅。退稅首先是要交了個人所得稅才能退稅,正常來說要月度收入超過50或綜合收入超過600單位幫你進行了個稅申報,你自己交了相應的個稅,才有可能有退稅產生。
1、個人退稅退的越少說明什么?
稅退得少的原因可能其實還比較多,我試著分類說明一下。但要注意的是,退稅多少與年度收入沒有特別的關聯,就算是年收入千萬的人,由于他們之前預繳的稅款與年度匯算的稅款一致,也會出現退稅很少的情況:第一個可能性是說明個人月固定工資收入確實較低,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月工資固定收入只有5000元的人,每月根本不需要預扣稅款,到年度匯算時,由于之前都沒有交過稅,自然也沒有退稅了。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里說的是月工資收入,且每月必須是固定,不能是忽高忽低的,如果其中一個月收入畸高,就會出現扣稅的現象。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第一個月和第二個月取得的是1萬元工資收入,但后續10個月都是4000元,那么很可能第一、第二個月就要預扣稅款,其余各月都不需要繳稅,到年度匯算時,由于年度總收入只有6萬元,按綜合所得的稅率表根本不需繳稅,但之前已經預扣了稅款,就會出現有退稅的現象了,
第二個可能性是說明收入的性質主要是工資薪金。根據預扣的規定,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的預扣稅率是20%,與年度綜合所得的稅率表有較大差異,因此可以想象,如果在年度中間獲得一筆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大概率要按20%的規定預繳稅款,導致年度匯算時預繳的稅款和應繳的出現較大差異,就會出現退稅較大的現象。
相反,如果收入的性質主要都是工資薪金,到年底時預繳和應繳一致,根本就無需退稅了,第三個可能性是說明年初專項附加扣除(主要是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租金支出、贍養老人部分,但不包括大病醫療支出)填寫比較充分、完整,沒有出現年底時再次補充、修改的情況。第四個可能性是說明了你比較健康,沒有大病醫療支出,
按照目前規定,大病醫療支出的扣除是在年度匯算時填報,因此,一旦填報后,你的退稅就可能增加,因此可以想象,你退稅少,就可能是沒有相應的大病醫療支出。第五個可能性是說明你從年初到年末一直都在一間公司工作,沒有出現待業、停職或者轉為自由職業等情況,因為一旦你中間離職了,公司沒有為你扣除每月5000元費用、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等,到年度匯算時,你需要自行補充相應數據,就會出現相應退稅的可能了。
2、個人所得稅2021退稅,沒有退稅怎么回事?
退稅首先是要交了個人所得稅才能退稅,正常來說要月度收入超過5000,或綜合收入超過60000,單位幫你進行了個稅申報,你自己交了相應的個稅,才有可能有退稅產生,其次要申請退稅要符合相關條件,在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個方面有符合退稅的條件,在個稅APP中申請專項扣除,經審核符合條件,才能產生退稅。
如果你的收入超過標準,平時卻沒交稅,不是退不退稅的問題,是偷稅漏稅的問題,要主動要求單位幫你申報納稅,不然將來查到會出現罰款的情況,如果在個稅匯繳清算中扣除專項扣除后,你仍然需要補交個稅,千萬不要刪軟件置之不理,最終稅務部門會通過單位,電話等方法通知你,如果你再不理,可能會帶來嚴重法律后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明確這種行為是偷稅漏稅行為,可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