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給玉米追肥也有使用復合肥的情況,復合肥營養成分更加均衡,而且肥效時間比尿素長,如果農民后期不想二次或者多次追肥,復合肥是不錯的選擇。給玉米追肥,無論是尿素還是復合肥,都需要看苗情和地情,玉米生長期間一般分二次追肥即可,也可以根據目標產量適時適量添加追肥次數和追肥量。
1、玉米追肥超量,會造成產量下降,那每畝用多少肥料合適?
這個可能給不了你準確的答案,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及產量目標不同等都會影響追肥使用量的。玉米是需要氮磷鉀比較多的作物,像我們一般高產栽培情況下,都基本是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目標要求一次性將所需要的磷鉀肥作為底肥施入,氮肥則將總量的60-70%作為底肥施入,30-40%作為追肥在拔節及大喇叭口期追施,
比如我們經常是畝用二銨30斤左右,尿素30-40斤,氯化鉀25斤底肥,同時還要畝施農家肥土雜肥2000-4000斤不等。而追肥一般拔節和大喇叭口期分別畝追施尿素20和30斤左右,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用量差別很大的,像上面我們施肥用量都是一般土壤肥力中等田塊長用用量,對于土壤肥力高的田塊肥料用量則要減少,而肥力水平低的通常還要增加,尤其在追肥時,一般要根據田間長勢進行,長勢不好的通常要多施,對于葉片暗綠葉片披散田塊等則要少施,甚至有時拔節肥或攻穗肥還要增施5-10斤等,這樣通常都會高產。
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其肥料用量差別也會很大,比如通常我們追肥是深施覆土,有時還會施肥后澆水,但是若撒施用量要增加,土壤干旱也要少施,而田間濕度大,雨量多一般要少施,管理好,長勢壯要少施,管理粗放一般要多施。基肥充足的追肥要少施,基肥不足甚至沒用基肥的則追肥要多施,施肥多少通常還要結合產量進行,一般目標產量高,肥料用量大,產量低用量少,具體要根據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不是自己隨意想要多少,當然高產品種,肥料用量也會高,氮磷鉀等搭配使用的,用量宜適當增加,否則要控制用量。
2、玉米的整個生長周期追幾次肥合適?每次追肥量多少?
@周維維走鄉村關于種植玉米,根據我們家及當地農戶種植經驗,在玉米整個生育周期內并沒有生長過程中的追肥相關農業管理,基本上夏播玉米時會一氣呵成,生育期內可能只經歷一兩次澆水過程,而其他農業管理措施主要為打藥除草和防治病蟲害,以及在玉米7~12葉時期噴施矮壯素等植物調節劑,例如我們家今年噴施的“矮胖墩”,是集玉米調節劑、殺蟲劑、殺菌劑和營養劑于一體的防治農藥,可以防治病蟲害、抗倒伏、補硼鋅,下面結合本地種植經驗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我們這邊地處華北平原南部和魯西北地區,農作物生產主要為一年兩季,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而夏播玉米是主要播種農作物!當我們播種玉米時,會以機械播種機完成,在播種機上面放緩釋復合肥,下邊則放玉米種子,然后同步完成施肥和播種玉米工作,一般幾畝地會很快完成,相比傳統農業生產可謂是天壤之別,上面圖上便是我們這邊農戶收割小麥后馬上播種玉米情景,
而至于這類復合肥料時效性,據了解,脲醛緩釋復合肥是指尿素和醛類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而制成的一種有機微溶性氮緩釋肥料,而這種肥料特點為:一、含氮量高并具有緩釋作用,肥效時間也長,使得農戶施肥次數大幅減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二、顆粒強度高,便于儲存運輸,抗壓且不易破碎,特別適宜現代玉米播種機械施肥操作,
三、這種肥料含有的氮素揮發性小,利用率高,可以達到50%以上。另外,脲醛緩釋肥料也算是一種新型緩控肥料,可以根據玉米等農作物生長不同階段所需肥料多少而全方位補給其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養分需求量,再加上玉米是一種短期農作物,在我們這邊一般于6月上旬播種,到9月底便開始收獲,使得這類緩釋肥料特別適宜玉米生長過程,并不需要再次追施肥料而增加農資和人工成本,畢竟這幾年玉米價格一落千丈,農業生產因機械化而成本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玉米單季的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