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部門因歷史遺留原因,還保留有部分參公編制。這個選擇,讓人最糾結之處在于兩種編制所代表的身份,三、工作分配的其他可能性市場監管部門還有一個很坑的方面招錄的時候是縣市場監管局,實際上用人單位是鄉鎮市場監管所,有細小差異,比如某部門想調你過去,但部門沒有參公編制,而你是參公編制,這種調動就會存在困難,甚至成為阻礙你調動的判腳石。
1、縣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參公編和市委組織部下屬單位黨群服務中心事業編選擇哪個?
老組工干部來回答,組織部黨群服務中心的事業編比市場監管局的參公編更有發展前途。這個選擇,讓人最糾結之處在于兩種編制所代表的身份,參公編意味著其身份是不折不扣的公務員,跟事業編相比,確實優勢明顯,僅工資待遇這塊就差距甚大。但是,這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的,在組織部,事業編人員絕非二等干部,實際上跟組織部的公務員在管理、培養和使用上基本相同,其發展空間和升遷機會遠遠多過市場監管局的參公人員。
縣級市的市委組織部黨群服務中心至少也是副科級單位,其事業編人員不會太多,能力較強、表現較好的,出路出口都不少,一是就地提任事業編副科實職,二是提拔交流到縣直事業單位任副科實職。對于掌握“官帽子”的組織部來說,手握科級領導職務的人事建議權,把自己的事業編干部提拔為副科實職,基本上沒什么難度,而對事業編干部來說,一旦升任副科實職后,有組織部這個娘家撐腰,按照有關規定,調任行政機關任公務員副科職也非難事。
這就是背靠組織部這棵大樹的好處,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讓其他單位公務員望塵莫及,市場監管局的參公編實際上多是執法大隊使用,掌握行政執法權的參公人員,小權力還是有點的,但在體制內的影響力反而不如組織部的事業編干部大。至少在體制內辦點私事,組織部的事業編干部會比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的公務員更容易些,至關重要的一點,還是兩者的發展空間。
市場監管局的參公編干部雖是公務員,但要知道,在去年完成的縣級黨政部門機構改革后,市場監管局是出了名的“巨無霸”部門,整合了多個部門的職能和人員,其干部人數在黨政部門中僅次于公安局,然而,根據新的“三定規定”,核定市場監管局的科級領導職數其實有限,因此多數地區的市場監管局都存在科級領導超配的情況,正科實職干部擔任副局長的也有不少,光是消化這些超配干部就需要數年時間,一般干部想要提任副科實職非常困難。
2、市直市場監督管理局(參公)從事市場監管執法工作,街道辦從事文字材料撰寫,哪個好一些呢?
云杰老師建議選擇街道辦,一、參公與行政編的細小差異參公編制和行政編制,經過相同的省考考上的,待遇方面也一樣,在遴選時都會符合遴選條件,看似一樣。還是有細小差異,比如某部門想調你過去,但部門沒有參公編制,而你是參公編制,這種調動就會存在困難,甚至成為阻礙你調動的判腳石,市場監管部門因歷史遺留原因,還保留有部分參公編制。
二、兩份工作的前景差異市場監管部門從事執法工作,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承擔了很大的責任和風險,特別是食品監管方面,因為食品問題而受到處分的市場監管干部不在少數。街道辦事處就是通常說的鄉鎮,是位于城區的鄉鎮,材料多,工作忙不過很鍛煉人,經過歷練,進入市直、縣直大有可能,三、工作分配的其他可能性市場監管部門還有一個很坑的方面招錄的時候是縣市場監管局,實際上用人單位是鄉鎮市場監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