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對于“陰雨天氣對剛種下去的花生有沒有影響。針對如今春花生來現在播種后出現陰雨天氣影響非常大的,如果是噻蟲嗪、吡蟲啉拌種的話,遇到陰雨天氣,土壤濕度增加,會抑制花生發芽和幼苗生長,你像河南,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遭受陰雨天氣的干擾,無法正常收獲,涼嗮給農民帶來很大的麻煩,造成一定的損失,一般情況,農民在收獲季節一定要關注天氣變化,收看天氣預報,如有陰雨天氣,就要推遲收獲,可多堅持幾天,如果收獲回來,要攤開,保持一定厚度,如是花生,要根苗對齊碼垛堆放,要留通風道,防止霉爛,再就是利用小型烘干機進行烘干。
1、陰雨天氣對剛種下去的花生有沒有影響?
您好,對于“陰雨天氣對剛種下去的花生有沒有影響?”我說說我的看法。針對如今春花生來說,現在播種后出現陰雨天氣影響非常大的,因為拌種春花生在低溫、高濕環境中容易出現爛種現象,造成出苗不齊。而且如果是噻蟲嗪、吡蟲啉拌種的話,遇到陰雨天氣,土壤濕度增加,會抑制花生發芽和幼苗生長,所以播種春花生,一定要看天氣預報,最起碼15內不要有雨最好。
2、山東今年怎么這么多雨?比南方降雨頻率都高,地里的花生怎么辦?
當前正值山東花生收獲的季節,但今年山東花生收獲時,很多地方用不了機械,只能人工方式一點點獲取,原因是前段時間降雨太多,地表濕滑,機械作業困難,更重要的原因是雨水多導致花生果根部脆弱,且粘連的泥土過多,機械作業會使花生果掉落埋在地下,增加收獲難度,或許這并不是山東今年所有花生的收獲現象,但山東花生主產區之一的膠東地區,當前確實在人工一點點收獲。
通過山東花生的收獲方式,就能從側面印證今年山東降雨有多么頻繁,如果單純看降雨頻次,而不講雨量,山東今年的降雨確實不亞于南方長江流域、珠江流域,而山東今年降雨多的原因除了傳統夏季主汛期以外,也與今年副熱帶高壓強度、臺風頻繁北上、冷暖氣流結合有關,尤其是副熱帶高壓作用,使山東每場降雨幾乎都自西向東覆蓋全境。
往年夏季,山東有“十年九旱”的說法,因為夏季我國的降雨主要就是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而副高脊線由南向北運行至山東后,往往能量會出現衰弱,且副高脊線到達山東后會出現“上下擺動”,造成降雨分布不均勻,南部多、北部少,降雨多集中在東南部臨沂、日照一帶,但今年不同,今年副熱帶高壓強度顯然更高,且副高脊線運行至山東后非常穩定,當副高帶來的水汽遇到西風帶、冷空氣,自然而然就降雨頻繁。
另外,今年的臺風相比往年路徑不尋常,以往臺風多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給沿途帶來豐富降水,而今年臺風多不走尋常路,4號臺風“黑格比”、8號臺風“巴威”、9號臺風“美莎克”,生成后都直接往正北方向運行,雖然不直接登陸山東,但是從山東東部的黃海經過,臺風經過時擠壓副高,甚至將副高切成兩半,使靠近陸地一側的副高將水汽不斷向山東輸送,遇到冷空氣,就制造了降雨,
不過,山東今年的降雨頻繁是好事,雖然給花生收獲制造了困難,但像玉米、大豆等長勢非常好。另外,以我所在的膠東丘陵地區,主要經濟作物還有蘋果,前些年干旱,缺乏有效降雨灌溉,蘋果大面積減產,果農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抽水灌溉田園,即便這樣也面臨水庫缺水,無水可抽的局面,但今年不同,從蘋果開花、坐果,到果實生長期,一直伴隨有自然雨水,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灌溉成本。
當然,從當前開始,希望降雨能緩一緩,畢竟秋收季節,山東的旱地農作物很怕雨水,花生、玉米收獲后都需要及時晾干,否則很容易發霉,本身今年花生果子的含水量就比較充足,如果缺乏晴天曬干,發霉會加劇農民的負擔,而且當前的情況是,花生選擇放在地里晚收獲都不行,因為已經到了生長飽和期,晚收獲埋在地下,土壤含水量大有發芽的可能。
3、河南安徽湖北花生玉米等陰雨受災嚴重,具體是什么情況呢?
謝謝邀請回答了,古人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糧,說的是農民種糧食的收益和利潤,豈不知還有鋤禾日旳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農民種糧食的艱辛,和不易,的確糧食從種到收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其中的管理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在播種的時候如遇干旱,墑情不好,則難以播種,出苗后受干旱,雨澇,蟲災,草害,大風雷雨,冰雹等氣候的干擾,麥收季節為啥叫龍口奪食,在麥收季節如遇大風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