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代大多數有名的書法家所寫的楷書都是歐體。有些學歐者,甚至十幾年學習歐字,也難以寫出體態豐盈,而又不失歐味的大字,春聯也寫不好,索性就學歐體寫不好大字,初唐大書法家歐陽詢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后人稱為“歐體”,寫大字歐楷和寫中字歐楷的用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1、歐體楷書的豎鉤究竟該怎么寫?
歐體的豎鉤與褚體豎鉤類似,多用直側鋒鉤,具體方法如下:1、輕鋒逆入,稍提后向右下切入作斜橫落點。2、稍一調鋒,即將筆桿倒向右側,使毫斜鋪展開,引筆下行,同時筆桿亦浙向右上欹側,3、至出鉤時借力在毫的外側,輕輕向下作快速的一頓,即蹲鋒,并猝然躍起,鉤法自然飽滿。此鉤下有棱角,是方筆中的主要筆法,重點在蹲鋒時的速度和力度要控制好,
2、怎樣寫楷書?歐體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1:首先學習寫楷書,要有堅強,端正,良好,健康的心理態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得體大方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就拋磚引玉一下。2:學習楷書,都知道“歐顏柳趙”四大家,四大家楷書各有其特點,可以說都好的不得了,3:橫平豎直。歐楷沒有真正的懸針豎,這和歐楷的風格特征有關。因為歐楷的結構總體偏長,4:上緊下松。5:戈勾出鋒方向為右上;橫折中的豎,里面的外沿線盡量取直勢,不可太斜,右部的外沿線則為斜勢,
6:上開下合。7:歐體之美不在端壯美麗,而在于筆形險絕,求筆的是險絕之上的平正大方不失優雅,敢于端端正正的造險,善于筆形靈巧的破險,互相襯托奇美,兼顧相應,互相整合揖讓。8:上收下放,伸左讓右,9:豎勾出勾時一定要平勢,且勾要短小含蓄,取法北碑,含蓄是書法美學的最高原則,一定要知道。10:《九成宮》的筆法,基本上以方筆為主,兼用圓筆,
3、田英章楷書怎樣盡快寫好歐楷字?
即便是田英章本人看了這個問題,也會撓撓后腦勺,估計他老人家實在難以弄清楚題主的真正意圖。好多年以前,我剛剛學會說普通話,有一天去家鄉附近的駐軍駐地去拉水,路上遠遠看見一個解放軍戰士迎面走了過來,我就想試著用普通話問解放軍戰士“解放軍叔叔今晚有沒有電影?”,我在嘴里反復試著默念問題,一遍又一遍,眼看著解放軍戰士就到了跟前,我脫口就問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問題:“解放軍有叔叔嗎?”題主的問題第一種可能是在問:“怎樣盡快寫好田英章楷書?”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在書法學習過程中,天天都有人給我們反復提醒,臨帖、臨帖、再臨帖,這是自古華山一條道,沒得選擇,
古人學楷書,哪有那么多字帖,田英章老師給我們提供了數以千計的精美字帖,網上的、實體店里到處都有,靜下心,筆耕不輟,不斷練習、總結、再練習、再總結,反反復復,滴水石穿,功到自然成。這些話聽上去有點客套,但事實就是這樣,那個書法家不是這樣走過來的呢?題主的問題另一種可能是在問:“田英章是怎樣學好歐楷字的?”這個問題我就不知道怎樣回答了,我看還是請田英章老師自己回答吧,
4、很多人都說歐楷寫大字不好看,你怎么看?
很多人都說歐楷寫大字不好看,歐楷、柳楷不適合寫大字。而顏楷才適合寫大字,理由是:歐楷中宮收緊(內擫),顏楷中宮外拓。意思就是說,細腰的美女不能長得人高馬大,只能是袖珍型,而我看中國女排姑娘個個身材修長、健康漂亮。寫書法有個術語叫“中宮收緊”,也就是一個字的中心位置筆畫要寫得緊湊一些,這反映在字體上來,也就是要“腰細”。
其實這絕不是歐楷不能寫大字的理由,有些學歐者,甚至十幾年學習歐字,也難以寫出體態豐盈,而又不失歐味的大字,春聯也寫不好,索性就說,學歐體寫不好大字。其實,寫大字歐楷和寫中字歐楷的用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大字絕不是小字的簡單放大版,這才是歐楷寫不了大字的根本原因,盧中南老師就善于寫歐楷大字,他說:“大字楷書運筆講究重、緩、穩,不可輕、快、滑,也不建議做作地顫抖頓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