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6000的工資在聊城來說很多人還是達不到的,但是也要看從事的具體工作。在聊城的工資收入,也需要區分具體的工作,聊城最近幾年上熱搜最多的是房價,房價背后就是勞苦大眾的收入問題,聊城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給員工買社保的,一般是在半年或者1年之后居多。
聊城最近幾年上熱搜最多的是房價,房價背后就是勞苦大眾的收入問題。月薪6000的工資在聊城來說很多人還是達不到的,但是也要看從事的具體工作,1.崗位決定收入、價值決定工資。辦公室職員、銷售內勤崗位,3000--4000元左右;車間普工,勞動強度不是很大,也就是4000左右;聊城鋼管行業因工作環境差,相對來說工資會高一些,比如切管工、軋機工,工資水平都是在5000 ;2.銷售崗位:國內銷售基本工資基本在2500—3500不等;外貿銷售工作的基本工資在3000—4000元;銷售工作的收入差別很大,6000元的收入也就是中等收入,沒有房貸的情況下,生活壓力應該不是很大;3.教師、公務員、醫生、銀行、電信,這些崗位的工資收入應該都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即便是到手工資也達不到,在均衡獎金、福利、住房公積金、作息時間,收入水平肯定在6000 ,
這樣的工作,相對來說社會地位會高,要工作有工作、要生活有生活,不香嗎?關于工作還有一個話題,那就是社保問題。聊城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給員工買社保的,一般是在半年或者1年之后居多,現在小孩子上學,如果戶口不在聊城的話,有公司交得滿一年以上社保也可以讓孩子上公立的學校。寫到最后,現在想想為什么那么多人考研、考公務員,
很多城市的家長也會引導自己的孩子考老師、考公務員、進國企,相對來說進入這樣的企業、工作崗位穩定、職工福利逐年遞增。到了社會上,是很現實的,需要你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經驗,拿來主義很香,為什么要重新培養呢?員工個人的成長全靠自己,什么企業文化、員工活動那些都是大廠、國企才有的,民企只有活著、更好地活著、為了發展、努力奮斗,當然碰到好企業,自己足夠努力的話,你的報酬也是讓你滿意的那種。
工資待遇在省內屬于中等偏下一點的水平,但是薪資水平無法用平均值一概而論,畢竟青島和濟南這樣的城市大企業多,高薪群體多,必然會大幅拉升平均值,而聊城產業結構單一,各類企業都沒太有算得上行業高薪的,所以平均值肯定差很多。但如果從普通收入人群占比來說,聊城和省內城市差距其實并不是很大,比如聊城薪資2500-4000的占比85%,青島薪資2500-4000的占比70%,所說籠統的說,和省內最高薪城市的普通收入人群相比,聊城每100個人當中比青島多十幾個4000以下的收入者,而每100個青島人當中4000以上的收入者比聊城多十幾個,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聊城現在2500-3500薪資的還是占了絕大多數,其實青島、濟南、煙臺也一樣。其實要比較真實的人均經濟狀況,更多的應該參考“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以及本外幣存款余額,這才是真正反應人均經濟的東西,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聊城目前是省內倒數第二,比菏澤高一位,大概相當于濟南的一半。從本外幣存款余額來看,聊城還是倒數第二,不過倒數第一的不是菏澤,而是德州,菏澤反而一路飆升,
聊城市公務員平均月工資5000—6000元,工齡長、級別高的能達到或者超過8000元,正高級職稱的接近10000元。聊城市經濟實力一直是山東省的后三名,由于基礎差、財政稅收較低,公務員工資也受比較低,2020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488元,其中城鎮居民25350元,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均工資74491元,相當于全國平均工資(97379元)的70%,全省平均工資(87749元)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