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饸饹面,我倒是很喜歡吃。按照河南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的情況,選擇吃面食更好,我并不喜歡吃河南的燴面,因為我感覺燴面很寬,而我吃慣了細面,剛開始來,我也吃不慣,因為我吃習慣了大肉包,河南省有著悠久的的文化和歷史,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絕大部分河南人都是吃著面食長大的,從小就養成愛吃面食的習慣,如果您讓一個河南人天天吃面食類的食物,估計他永遠也不會吃膩的,但是如果你讓一個河南人連續三天只吃米飯,我估計馬上就會受不了,因為在大部分河南人眼里主食永遠都是面食,只有吃面食才可以吃飽,吃的舒服,吃的帶勁。
1、你們都吃過什么河南美食?
我是福建人,在河南上班。雖然喝不慣胡辣湯,但是在我看來,河南人還是比較會吃的,至于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五種美食,這五道美食,我都吃過,并且經常吃。1、水煎包,說到水煎包,可能有的人會聯想到上海的湯包以及我們福建閩南地區的煎包。但是實際上,河南的水煎包有它自己的特色,一般是早上吃的,河南的水煎包里,肉是其次,只起到‘油’的作用,其主要原料,主要還是米粉、白菜、豆腐這些。
而且都很便宜,一般一塊錢就能買兩三個,像我這種早餐沒什么胃口的一般買上一塊錢兩個水煎包就夠了。而且里面雖然是素餡占大部分,但是如果你點的是牛肉、豬肉的水煎包,也是可見其中的細末葷腥的,剛開始來,我也吃不慣,因為我吃習慣了大肉包。但是近一年來,每天早上我都要來兩個,除了價格便宜之外,我還感覺這種水煎包以米粉作為主要填充食材,也是一種創新,吃了還不膩人,挺好!2、大盤雞,
看到這里,很多人會很意外,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大盤雞是新疆菜。但是,我感覺河南人將大盤雞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他們聚餐時,很喜歡點大盤雞。而許多街邊的飯館,不論是本土菜還是特色菜,也都會做大盤雞,因此,我認為,河南的大盤雞,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河南人對于這道美食的理解與創新,已經讓傳統的大盤雞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道更符合大眾口味的菜肴了,
我本人喝慣了雞湯,吃慣了燉雞,但是第一次嘗河南人做的大盤雞后,以后每次吃雞,我基本都會選擇大盤雞。3、酸湯酥肉,河南人喜歡吃酥肉,也是出了名的。而這道酸湯酥肉,更是河南的美食特色,我之所以會喜歡上這道菜,大概還是因為我的家鄉有一種叫做醋肉的美食。而河南的這道酸湯酥肉,也給酥肉賦予了微酸的味道,竟能滿足我對家鄉味道的懷念,因此這道菜,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4、饸饹面。我并不喜歡吃河南的燴面,因為我感覺燴面很寬,而我吃慣了細面,但是河南的饸饹面,我倒是很喜歡吃。因為它的湯底是高湯,面條也不會像燴面那么寬,在冬天的時候,喝上一碗饸饹面的湯,很暖心,5、豆腐菜。豆腐菜是河南陜縣的一道特色美食,我吃過好幾次,感覺這道菜簡直是絕了。因為這道菜其實是一道表面素菜,它的原材料,有干豆腐條、粉絲以及一些時令蔬菜,
2、河南信陽真的不講河南話嗎?
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記得我剛到鄭州也不怎么會普通話,到鄭州只會羅山話,別人都聽不懂,河南話我聽的懂,但不會說。現在在鄭州我不知道是說普通話,還是家鄉話,很尷尬,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說,不會河南話嗎?我說,我說家鄉話你們聽不懂。我們信陽這里的方言,河南人根本就聽不懂,搞的自己很難受,
3、河南人到底吃米飯好還是吃面食好?
謝謝!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作為生活在北方的我,對面食還是情有獨鐘的,平常饅頭、面條、過節吃餃子,都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對于河南人來說,雖說是中原地區,但是對于面食也特別喜愛的,我個人認為河南人吃面食的好,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河南省是我國重要產糧基地之一,河南省屬平原地區,土地平整,肥沃、雨水充足,自古以來都適合小麥的生長。
小麥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而加工成面粉方便快捷,因而形成河南人吃面食的習慣,從早飯的饅頭、包子、油條,中午的燴面、湯面條、撈面條、晚上的糊糊、菜盒子幾乎每一頓都離不開面食,及時偶爾吃個米飯,大多人也不太喜歡。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河南人比如河南信陽地區還是以米飯為主的,按照氣候的劃分,信陽地區更像南方,吃米飯也很正常,原因就是那里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就是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