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秋,濰坊發改委宣布京滬二線走濰坊到日照,再后來又改成到臨沂。京滬二線走淄博,京滬三線鐵路走廣饒臨淄東青州沂水到臨沂,京滬四線走墾利東營到濰坊,并且在濱州沾化設立魯北交通樞紐中心,現在經過濰坊的京滬二線建設的早晚,取決于江蘇省,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省境內分津濰(天津至濰坊)、濰新(濰坊至新沂)兩段進行建設,經過德州、濱州、東營、濰坊、日照、臨沂六個地市,設置13個高鐵站。
1、京滬高鐵二線走濰坊,會在濰坊的諸城市設站嗎?
會。之前長期存在的京滬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東西線之爭已經告一段落,這個事情已經基本確定了,今年10月22目至10月24日召開京滬高鐵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審會會議,初步確定東線方案,在濰坊市擬設濰坊北、安丘、諸城西站點。東線方案線路全長約330公里,擬設濰坊北、安丘、諸城西、五蓮北、莒縣-沂水、沂南東、臨沂北、蘭陵東、郯城西、新沂東10個車站,
目前,國鐵集團關于濰坊至新沂段站點審核工作已全部完成。再往前推,2020年9月8日至9日,國鐵集團發改部副主任王彥華帶領專家組一行對京滬高鐵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進行現場踏勘;8日下午,先后對新沂,臨沂北站進行實地踏勘,9日上午,專家組一行對京滬高鐵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莒縣北站,沂水東站、諸城西站進行現場踏勘,詳細了解各方案的情況及地形地貌。
2、京滬二線什么時候開工?
京滬二線鐵路是十六七年前中華龍給淄博市政府提的市長建議,全名叫經過淄博的京滬東線鐵路,2016年秋,濰坊發改委宣布京滬二線走濰坊到日照,再后來又改成到臨沂。無論走哪里,山東中部地區缺少大交通,應盡快建設。后來,中華龍又提出了京滬三線鐵路和京滬四線鐵路的建議。京滬二線走淄博,京滬三線鐵路走廣饒臨淄東青州沂水到臨沂,京滬四線走墾利東營到濰坊,并且在濱州沾化設立魯北交通樞紐中心,
這就完美的解決了山東中部地區的交通薄弱問題。現在經過濰坊的京滬二線建設的早晚,取決于江蘇省,江蘇的意思是走淄博臨沂,山東就要走濰坊到臨沂,這與江蘇規劃有矛盾。正在開的兩會,有34名人大代表提議先修建京杭大運河高鐵,并提議走淄博到臨沂后穿江蘇,到杭州,假如這個建議國務院采納的話,京滬二線可能延遲。具體要看沿線政府的協調能力和認知度,
3、南通依靠北沿江高鐵和京滬二線,和上海第三國際機場能在五年內發展起來嗎?
5年?不可能的。規劃中歸屬于上海航空樞紐的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京滬高鐵二線、滬通蘇通軌交、域內縱橫交錯高等級公路網,將把南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向新高度,概時徹底告別南通南不通,但這些都是5年后的事。前幾天在問答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南通在外地人的心目中沒有存在感?一個是南通人比較低調,低頭找路,吃苦耐勞,管好自己的事不多管閑事;一個是江風海韻的文化底蘊深藏不露,沒有重量級文人墨客借文載譽;還有就是被江南名城蘇寧錫常壓著,提到江蘇各市,排排坐南通位次居中靠前,但怎么也響不過江南那幾座城,
要致富先修路。未來的南通,天上地面地下,交通建設全面開花,南通將不再是很多人眼中的“江北小城”,交通改善彌補過去許多缺憾,南通在蘇北率先崛起,代表的是整個江北大地的崛起,代表著曾經沒有交通優勢的地區也能后發先至,成為發展標桿。南通日新月異不是畫圖畫出來的,是南通人干出來的,規劃僅是藍圖,要將藍圖在南通大地變為現實,還得靠南通人在今后砥礪奮進,埋頭苦干。
盡管5年內難以實現題主假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今天的點滴努力,為美好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通發展,5年內難有質的飛躍。這個質的飛躍主要指現有產業基礎雄厚但也將能力發揮到極致,每一點點增長都是發揮了最大潛能,難有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就是缺乏一兩個在國內外有影響有實力的創新型龍頭企業(一個華為,銷售額達六、七千億,頂大半個南通),
4、京滬高鐵二線,究竟走不走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