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山東軍區第4師師長,第三縱隊代司令員等職。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連長、營長等職,在山東境內與日寇作戰,從魯中打到渤海,劉興元(1908—1990),山東臨沂市莒南縣人,整編師是國民黨部隊特有的產物,它實際上是和軍同一級別的單位,而解放戰爭初期,之所以會出現整編師和軍兩種級別相同的編制,這是因為蔣介石整合部隊虎頭蛇尾所導致的結果。
1、解放戰爭時期,起義的國軍部隊有多少人?
這只能統計中將以上的部隊,或者是師以上的部隊,以下真的不能統計,也只能用萬為單位。第一個起義的應該算吳化文,濟南戰役臨戰倒戈,意義重大,開了一個標準,把起義,投誠,投降,明確的區分開了,按職務是傅作義,龍云,程潛,按貢獻是董其武,陶峙岳,包爾漢,陳明仁,鄭洞國,曾澤生,還有些是我黨的臥底,張治中是特例,是我黨邀請的國民黨最高級的將領,但是對新疆等起義起了決定性作用,看看這些一級,二級上將,中將加上將銜,不是中將都不好意思上榜,就這幾個人的部隊都超過200萬啦。
2、近代史上山東籍名將都有誰,誰能排第一?
山東籍名將中,很多都是開國將軍,他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都是共和國的功臣,今天介紹4位,難分伯仲,可以說他們都是第一,劉興元(1908—1990),山東臨沂市莒南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四方面軍衛生部總務處處長、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等職,參加過蘇區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抗戰時期,任八路軍衛生部政治處主任,八路軍115師工兵營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2師政治委員等職,
率部參加過汾離公路三戰三捷、同蒲路破襲戰,參與指揮贛榆城戰斗和臨沂戰役,為抗戰勝利做出貢獻。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2軍政治委員等職,率部參加過四平保衛戰和新站、拉法戰斗,參加過遼沈、平津、安新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南軍區干部部部長,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軍事學院政治委員等職。
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孫繼先(1911—1990),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人,土地革命時期,曾任江西模范師3團3營營長,陜甘支隊一大隊連長,紅三十一軍93師參謀長等職。參加過第三、四次反“圍剿”作戰,長征時,率部參加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等戰斗,帶領17勇士強渡大渡河;參加過直羅鎮戰役和東征作戰。
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129師挺進隊隊長,山東縱隊第二支隊支隊長等職,參加過常生口、黃底崖等戰斗,在沂蒙山區多次粉碎日偽軍的“合圍”、“掃蕩”,指揮的葛莊戰斗,殲滅日寇300余人、偽軍500余人,俘虜日偽軍380余人。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山東軍區第4師師長,第三縱隊代司令員等職,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敵74師32000余人;在濟南戰役中,斃傷敵2400多人,俘1200多人;在淮海戰役中,殲滅和俘虜敵軍3萬余人。
率部參加過萊蕪、泰安、沙土集、洛陽、開封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主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孔慶德(1911—2010),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4方面軍第10師30團3營8連連長,參加了黃安戰役,蘇區第二、四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冀南軍區第8旅副旅長兼第三分區副司令員、第三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陽明堡、神頭嶺、響堂鋪等戰斗,百團大戰中,率團堅守陣地6晝夜,掩護主力部隊取得正太路破擊戰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副司令員,后兼任桐柏軍區副司令員,參加過上黨、邯鄲、定陶、豫北攻勢、魯西南等戰役,參與指揮鄧縣、襄陽等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