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政府補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種好事不好辦。需2/3以上業主同意最高補貼22萬,這是一項惠民政策,很多老舊小區一般都是沒有電梯的,這給小區的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尤其是年老的居民,所以很多老舊小區都想著加裝電梯,加裝電梯后的優越性及注意事項。
1、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如果你是低層住戶,是否同意?
當年選擇沒有電梯樓房的人,一是為了省錢,二是為了減少分攤面積。一句話,肯定還是為了省錢,有人之所以不選擇低層,還是怕受樓上人的氣。他們當年既然選擇沒有電梯的樓房,那就是在合同上承認了樓房沒有電梯的事實,他們現在要求安裝電梯,根本沒有法律依據。一樓的人堅持不安裝電梯,那就是按合同辦事,確實有法律依據,他們有一票否決的權利,根本不違反物權法。
老樓房沒有電梯井,還沒有電梯間,根本沒有安裝電梯的條件,如果強行安裝電梯,必須采用觀景電梯。后安裝的觀景電梯肯定影響消防安全,根本不應該提倡,老樓房安裝電梯沒有法律依據,原則上確實不應該安裝電梯。在安裝電梯這個問題上,絕不可能少數服從多數,恰恰相反,任何人都有一票否決的權利。一個小區只要有一個人反對,那就不能安裝電梯,
這是事實,沒有辦法否定。他們在購買沒有電梯樓房的時候,已經決定了這個事實,確實有一些老年人,爬樓梯已經非常困難了。但是,不能因為有人爬樓梯困難,就改變樓房的結構性問題,安裝電梯即是建筑學的問題,確實也是建筑結構學的問題,還是建筑施工學的問題。任何建筑最大的責任人都是設計員和施工管理員,他們才是決策者,
2、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但低樓層住戶不愿意分擔費用怎么辦?
這個問題的設置就是胡說八道!我們這里的加裝電梯方案剛公布:加裝電梯后,房子會增加7平方米的陽光房面積,二樓以上按樓層高低分攤安裝費用,(我是7樓要承擔七萬多的費用)一樓不承擔任何費用,還可以得到7平米的陽光房面積。其實,這個增加的面積是有成本的,只不過被其他樓層分擔了,大家皆大歡喜,都很支持!所以樓主設置的問題純屬杜撰!沒有誰會讓一樓承擔電梯費用。
3、濟南出臺辦法,老樓加裝電梯或可用住宅維修金,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8日,濟南出臺《濟南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對于市民關心的老樓加裝電梯問題有了明確規定,可以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此外,業主對增設電梯有異議的,應當明確提出反對理由,并提供增設電梯后可能受到影響的有關證明材料。經街道辦事處調解不成的,依法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
此次征求意見稿出臺后,無疑對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來說應該是一個極大的利好。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老舊小區改造為主,拆遷安置為輔應該成為一種主流過去很長時間以來,棚戶區、都市村莊等等大多數都是以拆遷安置和貨幣安置等形式的相對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的。關鍵是這樣的方式能夠真正解決城區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問題也好,事實情況是很多地方都將棚改等作為城市擴張和拉動GDP增長的工具,
就拿2015-2017年來說,全國新開工各類棚戶區分別為601萬套、606萬套和609萬套,包括從2018年之后棚戶區改造也在大力推進中,說句實話我國真的有這么多棚戶區嗎?第一、棚戶區改造形成的安置房和商品房供應已經遠遠超過了實際需求。你要知道僅僅3年時間涉及到的棚戶區就超過1800萬套,按照一套解決3個人的住房問題來看,也就是5400多萬人的住房問題被解決了,如果再加上正常的商品房供應3年解決了1億以人口居住問題是很輕松的;而大家要知道的是棚改從2011年已經開始了,雖然進入2019年后棚改數量全國腰斬,但是還是在持續中,
可以預見的是,僅僅棚改影響的人口數量或許就會達到我國總人口的10%左右,甚至更多。真的需要這么多的棚改嗎?我們要仔細想一想,第二、棚改腰斬后,最好改善居住問題的辦法其實就是改造,比如:改造線路、公共設施、加裝電梯等,相比于棚改個人覺得優先進行改造才是真正解決住房問題的關鍵,說句實話,如今很多城市老舊小區本身的房屋質量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再居住20年左右問題不大),這些建筑大多數是70-80年代的建筑,只要進行細心的維護和修繕滿足居住問題是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