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岳陽樓極為重視,對岳陽樓進行了徹底的重修,重修后的岳陽樓保持了原有的規模和結構,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藝術和歷史風貌,使岳陽樓前的仙梅亭,三醉亭更顯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樓地面改鋪古代青,廳中四根楠木大柱為舊樓原物。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于世。
1、岳陽樓有什么?
謝邀!,岳陽樓古今聞名,歷代文人墨客,來此樓即興吟詩作賦,不勝枚舉!而今中外游客來此旅游絡繹不絕,堪稱勝地!岳陽樓始建于唐朝716年從古至今,此樓屢經興廢,一再修建30余次,直至建國之后再次修葺。此樓聳立于岳陽洞庭湖畔,洞庭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于世,岳陽樓自唐朝開始,逐步成為歷代游客和風流韻士,游覽觀光吟詩作賦的勝地。此樓名聲大作,是由當時的大文學家范仲淹的名作而啟,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斯文一出,廣為傳頌,內容精深博大,氣勢磅礴,語言鏗鏘,匠心獨特,其中優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千古名言,
還有李白、杜甫、李商隱等大詩人接踵而至寫下了成百上千首隹作,給岳陽樓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文化意蘊。至此,岳陽樓更是揚名中外,歷朝歷代的詩人,在此留下大量文雅優美的詩文,如揚荃,李東陽,袁枚等也曾來把酒臨風,登樓吟頌,其中三樓陳列著一代偉人毛澤東手書杜甫的(登岳陽樓)一詩。盛贊岳陽樓,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岳陽樓極為重視,對岳陽樓進行了徹底的重修,重修后的岳陽樓保持了原有的規模和結構,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藝術和歷史風貌,使岳陽樓前的仙梅亭,三醉亭更顯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樓地面改鋪古代青,廳中四根楠木大柱為舊樓原物。
2、岳陽的岳陽樓和武漢的黃鶴樓,哪個更美,風景更好?
1、這個問題回答過一次的,很火爆的,當時我是把江南三大名樓一起評價的;我說的是岳陽樓最好,黃鶴樓第二、滕王閣第三的;文章一出,三地嘩然,我本湖北佬,卻被湖北老鄉罵死,江西老表更是火上澆油、罵聲不止了;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快半年了,但是我還是要堅持我的觀點,從歷史價值來看,還是岳陽樓第一,從人文情懷來看,也是岳陽樓第一;雖然范仲淹沒去過岳陽樓,但是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意境,也絕對不是崔顥和王勃的《黃鶴樓》、《滕王閣序》所不能比擬的,要不然,中學課本為什么選《岳陽樓記》呢?而不是前者?2、從時間上來看: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迄今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岳陽樓也是始建于三國東吳時期,迄今也是一千七百多年;那么,從歷史的價值看,越久遠的就是越珍稀的、越高貴的,這點,黃鶴樓、岳陽樓并肩,滕王閣差四百多年的;從文人的贊譽時間上來看,王勃的《滕王閣序》最早,初唐時期就有了,崔顥的《黃鶴樓》次之,中唐的,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最晚,是北宋時寫的,剛好跟見樓時間掉了個個了;這點,不論文人的文墨如何,滕王閣是完勝的;3、然后題主說的是風景,論自然風景,黃鶴樓面臨的是萬里長江、岳陽樓是八百里洞庭、滕王閣是千里贛江,長江漢江匯合之處,江面最寬的地方,又有龜蛇二山拱衛,地勢又高出平地數十米,黃鶴樓的氣勢、風光、視野之寬闊、感懷之雄偉自然是蓋世無雙、天下第一了,所以歷朝歷代的人們,也都說黃鶴樓是天下第一樓,三大名樓之首的;而贛江邊上的滕王閣、洞庭湖邊的岳陽樓,地勢地貌就比黃鶴樓差遠了,特別是岳陽樓,低矮、破舊,掩映在湖邊的樹叢中,不走近看,根本都看不到的;4、但是,我還是喜歡岳陽樓,雖然岳陽樓也是翻修過、重建過的,但現在的岳陽樓是清樓、清代翻建的,就是沒有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是不是在三國遺址上重建的,就是不被后人說成是三大名樓之一,單憑是清代修建、原件的,也屬于文物級、屬于國寶級的樓閣了;岳陽人沒有用湖南三一重工的超長臂的水泥輸送帶改裝、重建、碼高岳陽樓,沒有把岳陽樓做成鋼筋混泥土帶電梯的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高樓,這就對了,這就是我最愛岳陽樓的關鍵之所在;5、故宮、布達拉宮都是這樣修復、保護的,修舊如舊;你搞個鋼筋混泥土的高樓、搞個帶電梯的黃鶴樓、滕王閣,有沒有想過,崔顥怎么想?王勃怎么想?那時候有電嗎?那時候有鋼筋混泥土嗎?看到黃鶴樓、滕王閣滿街的字畫、冰糖葫蘆、羊肉竄,我就覺得這不是古籍,只是打著古籍的旗號,搞旅游的一個樓閣而已,而岳陽樓,恰恰就是保存了歷史的真實,有岳陽樓,還就是有點走回三國、憑吊東吳的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