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目前發展還很早期,知名頭部財富管理公司管理的財富規模,諾亞是1100億,宜信是1500億,鉅派跌到300億,前陣子朋友圈有恒天財富的理財師發海報慶祝恒天財富累計管理規模破萬億(多年累計的,而且包括個人客戶和機構客戶),如果換算為當年再去掉機構類客戶,估計也是一兩千億級別。
1、易方達怎么樣?
我在2018年底,首次買入易方達中小盤,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時不懂,梭哈買入,回頭看,當時買在低點,前后買進賣出3次,今年7月份又把還剩的中小盤都賣出清倉,收益率基本翻翻了,真高興,今年5月份又買入易方達上證50A,到現在收益率50%以上了,自己感覺選擇易方達公司選對了,讓我收獲開心,對自己信心滿滿。
2、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前景如何?
感謝回答您的問題,資本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做資產管理相關的業務,一般這種企業都不差。優秀的資本管理公司門檻極高,能進得去的話沒有不選擇的道理,無論人脈還是資源的積累都會對你個人產生質變!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主要業務,有兩種:1.處置不良資產的。2.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公司類型上從廣義上講分為兩種: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我國設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華融、長城、東方、信達,這四家都是有當時銀監會頒發的金融機構許可證,設立目的是為了處置銀行不良資產,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讓當時的國企擺脫困境,讓銀行減少不良貸款。
二、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這里的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是針對證券和資產的金融服務,也就是說從客戶手中募集資金,然后投資給融資的人,從中賺取利潤,一般來說,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都會有資產管理部門或者成立一家資產管理子公司,來做資產管理業務。具體來說:1.商業銀行銀行也是管錢的,是不是也是資產管理公司?當然不是,銀行的利潤來自放貸,賺的是利息差,不是去投資,
國內大多銀行有自己的資產管理業務部門來專門做這個事情,比如說給一些基金公司代售基金產品,或者賣自己的理財產品。2.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是投行的主要業務之一,一般人接觸不到,投資門檻較高,除了個人投資者還有機構投資者,起投金額都在百萬甚至千萬以上,3.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也是有資產管理部門,可以拿出保險準備金的一部分去投資。
3、財富管理公司是否掉進了“中等規模陷阱”?
上周末,筆者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2019中國資產管理年會”,會上各位大佬分享了很多干貨,比如資管新規轉型的大方向、券商開展資管業務的優劣勢、公募基金在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等等,其中,泰康資產CEO段國圣分享的“中等規模陷阱”留給筆者很深的印象。中等規模陷阱,其實是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是指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一方面尚未建立起“大而不倒”的市場地位,還沒有發揮出規模經濟效應,但其作為小公司的靈活優勢卻日漸消失,處在一個“上不著天、下不落地”的懸浮狀態和危險處境,由此帶來核心競爭力和經營業績下滑的現象,
段國圣表示,在資產管理行業,也有明顯的“中等規模陷阱”,當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規模很小時,隨著規模的提高,其增長效益會變好,但是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效益會變差,跨過了這個階段以后才又出現變好的規模效應,呈現出“U型”的發展規律。中間這個“變差”所涉及的管理規模差不多在300億美元-1500億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大概2000億到1萬億,
那回過頭來看,財富管理行業是否也有這樣的“中等規模陷阱”呢?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目前發展還很早期,知名頭部財富管理公司管理的財富規模,諾亞是1100億,宜信是1500億,鉅派跌到300億,前陣子朋友圈有恒天財富的理財師發海報慶祝恒天財富累計管理規模破萬億(多年累計的,而且包括個人客戶和機構客戶),如果換算為當年再去掉機構類客戶,估計也是一兩千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