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省數河南,全國第一超億員。河南省居中原處,河南縣居青黃南,黃河九彎第一彎,河南蒙古自治縣,河南小縣人口少,只有區區四五萬,山西、河南、山東靠近京師,位置重要,順治初年曾設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中國有個河南省,青海有個河南縣,莫要小看河南縣,青藏最美大草原。
1、知道有“河南省”,據說還有個“河南縣”,河南縣在哪里?
中國有個河南省,青海有個河南縣。河南省居中原處,河南縣居青黃南,黃河九彎第一彎,河南蒙古自治縣。黃河中游河南省,小浪大壩此處建,人口大省數河南,全國第一超億員。河南小縣人口少,只有區區四五萬,莫要小看河南縣,青藏最美大草原。風光雄奇又壯美,大河湖泊山水連,險峻黃河大峽谷,適宜旅游加探險。省縣皆居黃河南,黃河哺育恩無邊,
2、為何黃帝鑄鼎原在河南靈寶,黃帝乘龍飛升的地方也在靈寶,黃帝陵卻在陜西?
關于在什么地方鑄鼎,《史記》上司馬遷有這樣一段記載:“昔泰帝興神鼎一,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系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史記封禪書》中說:“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髯下迎黃帝,”這里的荊山,屬古雍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前十一世紀)轄區,雍州當時治所在今西安,所轄范圍廣大,包括陜西大部及寧夏南部。
今富平縣城西南約5公里處的荊山塬上,有一個古老的自然村落名叫“鑄鼎村”(現在的城關街道辦向陽村境內),相傳是黃帝及禹鑄鼎的地方,《富平縣志》中講:“北條荊山屬富平之南,三原之東,臨潼之北,蒲城之西,皆統一為荊山。”(荊山塬上的清涼寺)也就是說,黃帝和禹當年鑄鼎的地就在現在陜西省富平縣荊山塬上,這里距離延安黃陵縣的黃帝陵不遠,石川河水就是從黃帝陵流過來的,三年前,閻良的戰友帶我去過荊山原,還有當地的一個中華郡景區,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中華郡景區)各地關于黃帝的傳說比較多,包括甘肅天水和清水,以及河南的靈寶,但從歷史記載和歷朝歷代祭祀情況看,我認為陜西黃帝陵在歷史上具有可信度和合法性,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國家把陜西黃帝陵列為中國古墓葬第01導看出一二,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到陜西黃帝陵祭拜黃帝,也說明歷朝歷代對陜西黃帝陵是完全認可的。
3、清王朝在全國實行總督制,為什么山西,河南,山東,沒有總督?
山西、河南、山東靠近京師,位置重要,在清帝國八大地方總督定型前最早也設置過總督。先看山西,實則清代在順治十八年曾置山西總督,康熙初年改陜西總督為山陜總督(總督府駐西安),兼管山西,但很快裁撤;康熙十四年改山陜總督為陜甘總督,又復設置山西總督;康熙十九年撤銷山西總督,以后山西就沒再設置總督一職。河南和山東的總督設置也比較早,
順治初年曾設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順治十五年又改為直隸巡撫,第二年又改稱三省總督至康熙初年,雍正五年,雍正帝為褒獎寵臣田文鏡,特將其擢升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第二年,又以田文鏡為官公正廉明,特將其授為河南山東總督,此官職是為田文鏡專門設置,不為定例,清代地方總督為正二品,但一般例授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多為從一品,另大學士為總督者為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