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高架橋的垮塌,背后壓垮了多少人的安全防線啊。無錫高架橋倒塌事件在我這個業內人員看來其實事情一點都不復雜,奉勸那些超載的司機,你既然要超載,就少走點橋,事故段,周邊都是大型市場,尤其有無錫最大的鋼材市場、全國最大的不銹鋼市場,每天從這里運進運出的鋼材是多少。
1、無錫高架橋倒塌到底是質量問題還是車輛超載導致的?
10日下午6時許正是下班時分,當無錫市錫港路路口的左轉綠燈亮起時,車流如往常一樣涌動。一聲巨響,錫港路上方的312國道高架橋突然側翻,近百米長的混凝土橋面砸向3輛小車,導致3人當場遇難,2人受傷,在側翻橋面上,一輛大貨車裝載的6卷熱軋鋼卷板散落一地。據警方介紹,還有一輛大貨車裝載7卷(已先行通過),大貨車荷載只有30多噸,而一卷鋼卷板重量就達28噸多,兩輛大貨車累計超載300多噸,
這條高架通車已有14年左右,采用獨柱墩橋梁設計,根據獨柱墩橋梁的具體特點,有關專家研究認為,嚴重超載的車輛對橋梁的損壞是一次性的和不可逆的,應嚴格限制超載車輛上橋,更不能讓重車在橋上集中排隊靠邊行駛。高架旁邊有好幾個大型鋼材市場,來來回回的大貨車是很多的,為了省錢很多重卡都會避開高速,去選擇走國道,省道,
2、如何看待10月10日無錫312國道高架突然垮塌?事故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覺得大橋設計有沒有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看:首先、大橋是驗收到現在已近十五年,十五年前社會發展是什么樣子,現在社會發展是什么樣子,不能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事后諸葛亮好當,設身處地難做,看大橋有沒有設計問題首先要站在當時的情況下;其次,Y型橋墩容易發生這樣的事故不假,但是H型橋墩也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或者其他形狀橋墩,我想沒有一個是十全十美萬無一失的,所以,看大橋設計有沒有問題要結合當地的地質、車流、氣候等等一系列的綜合因素,全國那么多Y型橋墩也沒見天天有坍塌;再一個,考慮涉及是否有問題的時候不能光考慮當時的施工和驗收,因為這樣的基礎建設不是只用一天一時,很多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那么在涉及的時候,針對這樣長期使用的情況,怎么來制定一個長期的檢測標準和方法,怎么做好檢修和保養,確保設計壽命無虞,這也應該是設計的一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說,這條路是主干道,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大負荷車輛通行,但是我想說,橋梁雖好,但也不能無限制通行。
3、你怎么看待無錫高架橋坍塌事件?
無錫高架橋倒塌事件在我這個業內人員看來其實事情一點都不復雜,這就是因為超載引起的一起事故。從工程角度來說,施工和設計都沒有問題,很多人說這樣設計不合理那樣設計不合理,我只想說設計是針對需求去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施工技術,設計也會不一樣!只要能滿足需求的設計就是好的設計,再好的設計也沒辦法去估算什么時候會遇到什么狀況。
這個只能是通過平時的管理去約束,很多人說,你就該預見到這種超載,抱歉,我真預見不了。,。如果我要預見這種超載,那么我的設計標準就不是現在這個標準,直接就提升標準了,那造價就不是目前的造價了!所以,奉勸那些超載的司機,你既然要超載,就少走點橋!設計年限10-15年的路你們3-5年就壓壞了,這個沒辦法找你們,橋你壓1-2次可能沒關系,但是次數多了,總有塌到你的那一次,一次就夠你一輩子了!,
4、無錫高架橋倒塌,是設計問題還是超載問題?是不是應該嚴查幕后真兇,還逝者一個公道?
當時看到這則新聞還是很震驚的。一座高架橋的垮塌,背后壓垮了多少人的安全防線啊!先不說是哪方面的原因,但對于我們現在需要應對意外風險的能力真的是一大考驗,現在像這種遭遇意外的新聞比比皆是,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一對母子在逛街,孩子被一扇從天而降的窗戶砸中,送到醫院搶救了二十多個小時,最終是搶救無效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