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重視高等教育本身的發展,不夠重視高校的發展,怎么能夠讓高校的發展更快呢。來看,河南高校在下一階段想要憑借實力突破,還是很困難,但是至少農大和師大還有一些機會,祝福河南高校吧,除了鄭大河大,要是非要再找兩所有可能入選雙一流的高校,我自己認為,有三所,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現階段來河南農業大學發展更加看好,一方面學校在重要獎項和農業實力強,另外,國家對河南的農業定位非常明確,這方面,河南農業大學機會更多,前景更好,畢竟,它也在省會,區位優勢是河師大和河科大所不具備的。
1、為何感覺河南高校發展很慢?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于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河南省歷來都是高考大省,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都位居全國第一位,但是本省比較知名的高校很少,只有鄭州大學是211高校,2017年憑借政策扶持進入雙一流B類高校,河南大學也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河南應該只有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在全國稍微有一點名氣,其他的省屬高校完全沒有競爭力,
我們可以縱觀一下河南省部分高校在全國排名的位置。注:河南省高校國內排名、僅供參考如果說排名不具有科學性,不能夠顯示出高校的實力,那么我們可以參考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是相當具有權威性,我們可以發現地方院校只有河南理工大學有A—,其他的高校包括鄭州大學都沒有一個A類以上的學科。
估計這份成績可以與西部不發達省份高校比一比,注:河南省部分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什么河南省沒有好的高校?為什么河南省沒有吸引力的高校呢?歸根到底是本省不夠重視學校的發展,追尋到更遠久一點的歷史,曾經有三所知名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都想要遷入中原地區河南,最后都沒有留下來。
網上流傳一些段子,當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想要遷入河南,省領導認為負擔太重,最后科大遷入安徽合肥,安徽以最好的規格款待科大,不夠重視高等教育本身的發展,不夠重視高校的發展,怎么能夠讓高校的發展更快呢?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關于河南理工大學與江蘇大學問題,追溯起來當年焦作工學院與鎮江農業機械學院兩所學校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而現在的河南理工大學與江蘇大學兩所都是雙非院校的差距呢?江蘇大學已經算全國百強高校,而河南理工大學幾百名開外,為什么短短的幾十年,兩所學校的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出在哪里呢?只能夠說重視度不夠,對人才的培養眼光短淺。一所大學能否快速發展,需要增加優秀的教師隊伍,需要引入優秀的團隊,需要投入大量的設備,完善各種措施,
總而言之一句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流去扶持大學的發展。為什么西部高校,特別是蘭州大學現在變得如此沒落呢?因為一線城市已經把蘭州大學的優秀教師挖完,而河南省財政對高校的財政支持又多大呢?注:2019年浙江省與河南省高等教育財政對比不言而喻,為什么河南省的高校最近這么多年發展緩慢。每年的財政支出連別人的1/4都不到的情況下,如何與別人競爭,
別人都在奔跑,都在不停的吸引優秀的專家、教授、教師、科研團隊。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作為補貼,而且知名高校的校友也會有更多的捐款,以及社會效應的捐款,可能發達地區,或者重視高等教育地區的省份,別人一年的財經預算超過你幾年的財政預算,拿什么與別人競爭優秀的團隊呢?河南省的家長以及考生都在抱怨本省沒有優秀的高校,即使現在的鄭州大學,也是靠政策扶持進入雙一流B類高校。
河南省內的高校知名度不大,發展緩慢歸根到底就是本省的領導班子不夠重視學校的發展,本省的財政支出可能因為人口比較多的原因,財政來源比較少,不能夠負擔起大學的財政支出。大學想要發展的更快,發展具有影響力,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河南省已經錯過上一個幾十年高校發展的階段,不知道是否能重視投入,不要被下一個發展太拋棄。
2、未來十年,河南高校除了鄭大、河大,有哪些可能進入雙一流行列?
按照目前的情況和勢頭,未來十年,河南高校的發展,仍然不樂觀,因為很多地方差距越來越大,核心在兩點,一,人才短板,二,管理體制與辦學思路。鄭大作為入選雙一流高校的獨苗,不能僅僅單純地說是照顧,還有更多的是國家戰略布局,鄭州作為中心城市,必須至少有一所頂尖大學,在中國,行政之手的作用大家都了解,除了鄭大河大,要是非要再找兩所有可能入選雙一流的高校,我自己認為,有三所,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現階段來說,河南農業大學發展更加看好,一方面學校在重要獎項和農業實力強,另外,國家對河南的農業定位非常明確,這方面,河南農業大學機會更多,前景更好,畢竟,它也在省會,區位優勢是河師大和河科大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