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導致河南小麥減產了呢。小麥成熟后農民最關心的便是產量的問題,那么今年河南小麥和去年相比,是減產了還是增產了,我們這里位于河南南部,小麥已經收割過半,但是今年小麥的產量卻絕對趕不上去年,減產了很多,河南小麥減產基本已成定局,這也是河南本地農民普遍共識。
1、今年(2020年)河南小麥與去年相比減產了,還是增產了?
每年芒種節氣前后便是冬小麥收獲的季節,現在河南大部分的小麥已經基本都收回家。小麥成熟后農民最關心的便是產量的問題,那么今年河南小麥和去年相比,是減產了還是增產了?河南大部分小麥已經全部成熟并收回家,所以產量已經成為定局,根據河南當地的農民反饋,今年小麥的產量并不理想,和去年相比減產了不少,每畝地的產量在800-900斤左右,有些地區還要更少,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河南小麥減產了呢?原因一、天氣干旱。今年春節后河南的降雨次數屈指可數,幾乎沒有下過透墑雨,所以農民只能靠人工灌溉來減少干旱對小麥產量的損失,但是由于今年降雨實在是太少,地下水水位也在不斷下降,蓄水池早已經干涸,還有一些耕地因為地勢較高澆不上水,小麥長期處于缺水狀態,產量自然不會太高。
現在又到了種植秋季作物的時候,由于現在河南依然沒有降水,很多農民都在等待下雨后種植秋季作物,如果雨遲遲沒有到來的話,今年秋季作物的產量也會受到影響,原因二、病蟲害嚴重。今年河南、河北等地小麥病害嚴重,主要以銹病為主,爆發面積特別打,所到之處對小麥的生長和產量帶來很大的影響,除了病害對小麥產量帶來很大的影響以外,蚜蟲、紅蜘蛛等蟲害也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產量,在河南遂平,因這些蟲害的影響,小麥幾乎絕產,每畝地產量不足300斤。
原因三、自然災害導致,由于去年冬天是暖冬,所以今年早春冷空氣十分活躍,河南等小麥主產區先后受到4次倒春寒。倒春寒來臨之時,小麥已經泛青并開始快速生長,突然的強降溫天氣,導致很多小麥凍傷凍死,無法分蘗,有些地區在小麥揚花授粉時還遭遇了冰雹災害,影響小麥正常授粉,從而造成小麥產量下降。今年河南小麥的產量已經成為定局,其實今年不僅是河南小麥減產,河北、山東等小麥主產區的小麥產量也比去年相比降低了很多,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河南今年小麥干旱畝產減產五百斤左右,大家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從河南小麥一開鐮我就一直在關注,網上很多網友在田間地頭拍下第一手視頻分享出來,視頻也是真實情況。先期收割較早的南陽、信陽等地畝產量在500~600斤左右,個別好的畝產量800~900斤,近幾天駐馬店、周口等地也進入大面積收割階段,水澆不便的地塊畝產600斤左右,能澆上兩水,肥料也上了,藥也打過了的農戶畝產還能達到900左右,畝產超千斤的很少啊。
河南小麥減產基本已成定局,這也是河南本地農民普遍共識,但是題主說的畝減產500斤也有些太絕對。從河南省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獲悉,截至當日17時,我省已收獲小麥2820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33%),日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8萬臺,據了解,南陽已收獲小麥823萬畝(占種植面積的93%)、駐馬店已收獲小麥794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7%)、信陽已收獲小麥310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3%)、平頂山已收獲小麥190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3%)、鄭州已收獲小麥55萬畝、洛陽已收獲小麥78萬畝、漯河已收獲小麥38萬畝、周口已收獲小麥133萬畝、許昌已收獲小麥39萬畝,新蔡已收獲小麥109萬畝、鄧州已收獲小麥175萬畝、固始已收獲小麥31萬畝、汝州已收獲小麥11.3萬畝。
以上只是官方的收割面積數據,至于說產量情況還沒有官方口徑,造成河南小麥減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河南小麥苗期還很好,小麥返青正常,一二類苗占多數,主要是小麥穗期天氣干旱,高溫,干熱風造成小麥灌漿期縮短,小麥籽粒干物質降低,千粒重下降,最終造成小麥減產,另外,河南很多地方小麥后期條銹病發生嚴重,農戶防治不及時,不徹底,也是造成小麥減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