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西方制裁新疆棉花,我們很多人才知道,新疆原來是中國的棉花最大的基地;很多人才知道,中國的新疆棉花,因為陽光充足,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棉花。在三年屯墾下來,墾荒面積達到了162萬畝,棉花產量330多萬公斤,糧食產量10萬噸,油料500萬公斤。
1、河南什么地方種花生最多?
花生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而河南省一直以來就是花生種植和生產大省,目前是全國第一大花生生產地。據相關資料,2017年河南省種植有2000多萬畝花生,其中,南陽市、駐馬店市、開封市的花生種植面積最大。要說花生種植最多最有名的區縣,還屬遠近聞名、人人知曉的駐馬店正陽縣,正陽縣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是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這里土壤肥沃,日照和水分都很充足,十分適合農業的發展。
正陽縣種植了170萬畝左右的花生,平均畝產300多公斤花生,年產量50多萬噸,連續多年成為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因此被授予了“中國花生之都”的稱號,而“正陽花生”也被批準為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馳名商標遠近聞名。正陽縣不僅花生種植面積大,花生品種也多樣且優良,為了進一步改進花生的品質,并拉動當地的經濟增長,正陽縣還與河南省農科院合作,推廣新品種,并采取統一管理模式,提高了花生的品質和產量,也帶動了地方的經濟規模化增長。
2、新疆為什么會種那么多棉花?
回答這個問題我太有資格了,因為我最近在研究學習毛澤東的一些著作,了解了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可能樓主會問,學習毛澤東的書,與新疆有沒有棉花糖有什么關系?其實你不用奇怪,因為新疆的棉花,是離不開毛澤東,以及他的思想的,如果沒有毛澤東,新疆是不會成為咱們國家今天最大的棉花基地的。解放之前新疆是不產棉花的,相信大家都對新疆有一個印象,那就是飛沙滿天,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而且中國最大的沙漠也位于新疆地區,給人更多的就是一種荒涼、荒蕪,毫無人煙的感覺。
另外新疆地區,位于緯度45度以北,受當地天氣影響,比如無霜期短等原因,歷年被認為是一個不適合棉花種植的地區,故事還要從1949年3月份說起。新疆占全國1/6的版圖,當地的土匪彪悍,國民黨的反動勢力依然蠢蠢欲動,王震所率領的部隊,在延安時期具有開墾南泥灣的經驗,而且部隊戰斗威武。毛澤東點將王震去新疆,由此可以看出,毛澤東早有打算,咱們的解放軍去新疆,并不僅僅是去打好仗,而是擔任更重要的任務——建設新疆,
王震將軍帶部隊進軍新疆之前,毛澤東還特意叮囑他:到新疆一定要去為各族人民多辦好事。在1949年12月5日,毛澤東簽發了關于新疆解放軍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他指出:我們的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要成為一生一支生產軍,這也是新疆建設兵團成立的原因。王震將軍入疆,剿滅了當地的土匪和軍閥,然后就有11萬解放軍參加了當地的開墾田地的勞動,
這個時候的新疆。不僅氣候惡劣,而且是非常的荒涼,到處都是不毛之地,荒無人煙,為了不干擾當地的老百姓,照顧當地老百姓的利益,把良田都留給了當地農民。解放軍把開墾土地的目光,轉向鳥不拉屎的戈壁灘,在1950年1月,王震將軍一聲令下,無論官職大小,一律參加勞動。1951年,王震、陶峙岳與蘇聯專家合作,沒想到獲得巨大的成果。
在準噶爾南緣的瑪納斯河流域,開墾的荒地中,種植的2萬畝棉花,獲得空前的豐收,其中一位叫劉學佛的排長,他一人種植的1.6畝田地,畝產量竟達到1300多斤。冰天雪地里,新疆開墾荒地的過程中,有很多戰士犧牲了;為了讓禾苗能夠健康成長,把從千里之外運來的飲用水都澆灌給禾苗,而自己卻喝當地又苦又咸的水;為了開墾土地,戰士們手上都磨出了血泡,起了破,破了起手上的血滲透到了鋤頭的木把上,每天上地之前都要到河里清洗木把上的血液,河水都被染紅了;為了建設這塊土地,更多人永久地留在了當地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