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廣西人是有一大部分是說粵語的但不是全部,廣西其實還一部分人使用有壯語、桂柳話(類似于四川話)、客家語等,粵語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南部(既靠近廣東的地方),主要的城市有梧州、貴港、欽州、防城港、崇州、南寧等,桂柳話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河池、賀州(賀州人三種話都會說)、客家話主要分布在玉林市(因為玉林客家人比較多),狀語主要分布在南寧、百色等廣西人為什么會說粵語。
1、在廣東打工的廣西人為什么喜歡說兩廣一家親?
針對這個問題的話題是:當改革開放后,大量外省勞力人才前往廣東打工,期間大多數人是第一次出遠門。日常之中聽到兩廣人用粵語交談,就問,你們的語言怎么會相通?這時廣西人說:兩廣一家親嘛,其實嘛,就是廣西人想撈一點面子。傳說很早就有先祖遷移廣西落地開花的故事,但,在廣東這邊,再老的前輩都沒有對后繼子孫說,兩廣一家親,
2、廣西人也是說粵語嗎?為什么?
你好,我是廣西人,我來回答提問的“廣西人也是說粵語嗎?”這個問題吧。首先廣西人是有一大部分是說粵語的但不是全部,廣西其實還一部分人使用有壯語、桂柳話(類似于四川話)、客家語等,粵語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南部(既靠近廣東的地方),主要的城市有梧州、貴港、欽州、防城港、崇州、南寧等,桂柳話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河池、賀州(賀州人三種話都會說)、客家話主要分布在玉林市(因為玉林客家人比較多),狀語主要分布在南寧、百色等廣西人為什么會說粵語?粵語也叫白話,為什么廣西會說粵語呢?因為粵語的發源地就在廣信縣(古代地名),現在位于廣西蒼梧縣和廣東封開縣,
以前廣西和廣東其實是屬于嶺南地區,到了宋朝的時候才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簡稱廣東和廣西。所以在宋朝前廣東和廣西一起的,一家人就會說同一種語言,其實廣西和廣東說的白話也是有差別的,差別在于語的音調(既土白話),但是整體能夠互相溝通,就相當于普通話去到每個地方都有口音一樣。本人去過廣州和梧州以及南寧等市,在我看來廣州的白話更加地官方,梧州的白話雖然是發源但是其實不怎么官方,南寧的話就比較偏了白話是可以聽懂,但是一聽口音的話就感覺有點土的感覺,
3、廣東和廣西的白話有什么不同?
我是廣西人我在廣東十幾年接觸的廣東人幾乎那個地方的都有,先說我們廣西廣西部分地區是說白話但是是本地白話就說我們(靈山)縣城和部分地方就是說白話但是確實和正宗粵語有點點不一樣但是還好彼此幾乎都聽得懂有的字眼讀法差了點而已。再說廣東吧其實廣東也很多方言我認識的廣東同事有河源云浮湛江茂名梅州惠州陽春廉江甚至中山廣東方言也多陽春一部分說廣東話一部分說客家廣東話也是地方口音很重云浮的還好點肇慶的一部分說白話一部分說方言河源惠州梅州韶關更不用說了客家話我在中山十幾年沙溪這里的本地話難聽得懂中山也有部分說白話的好像但是我聽到都是本地話,如果說說廣東話最正宗的估計只有廣州了,其他地方口音大,最后總結下兩廣會說白話的很多,但是家鄉話不一定是白話,就這樣,
4、南寧講白話的人怎么看待廣州話?
作為一個在南寧土生土長20好幾年的人來說,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有發言權的。作為在南寧生存了那么久的人,身邊也不乏一些南寧本地的朋友,有祖籍就在南寧的,也有祖籍在南寧周邊的,他們說白話口音上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根據我身邊正宗南寧人的描述,在很多年以前南寧并沒有那么大,興寧區內的南寧人講的白話聽起來其實并沒有大眾認知的那么粗獷,口音跟廣州話其實是差不多的,后來南寧經歷了擴建及周邊村縣的合并之后,越來越多的周邊村縣人民入駐,口音也都發生了改變,當年的周邊村縣不完全都是講白話,客家話的也有、桂柳話的也有、壯話的也有,各種版本的口音摻進了南寧本地的白話之后,每個人說的也都不一樣了。
作為南寧本地人,雖然都說一樣的白話,但是在個別字的發音里就能聽出來對方是鄉縣的還是本土的,對于廣州話其實南寧人都能說,就只是把個別口音和語調改一改就是廣州話了,影響并不大,但是南寧白話怎么說也是自己土生土長使用的語言,在南寧用白話會更流通,至少你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賣菜阿姨跟你說著一口夾壯的白話,有的時候也是感覺蠻親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