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在河南話里有舒暢、舒服、快樂等含義。在河南話里,“中”就是有表肯定的——可以,同意之意,河南話有一個元音,普通話里沒有,到了外地,一聽到有人說這句話,就大致可以肯定是河南人,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在傳統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影響至深。
1、所有人提到河南話都是:咦!可帶勁!這句話在河南說的人還多嗎?
咦!可得勁!糾正一下,是得勁,而不是帶勁。“得”,在河南話里有舒暢、舒服、快樂等含義,“得勁”,意為:感覺到有股舒服勁。河南人感到高興時,經常會說:“老得呀!”、“真得!”、“可得!”、“得暈了!”、“得死了!”......有的地方還創造出一個歇后語:得妞娘哭半夜------得死了!河南話有一個元音,普通話里沒有,
我自己的操作水平有限,暫且無法打出這個國際音標,它就是把e顛倒過來。漢字“得”、“特”、“勒”、“國”、“隔”、“客”、“嚇”、“伯”、“拍”、“麥”、“則”、“側”、“塞”、“摘”、“拆”等的讀音,都是該元音,咦!可得勁!真得勁!在河南這話很流行。到了外地,一聽到有人說這句話,就大致可以肯定是河南人,
2、為什么有些河南人喜歡說“中”?“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哪些意思?
謝謝邀請!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人愛說“中”,這個大家都知道,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得長風帖里的“中”字這個流行于中原大地的“中”字,有三層的內涵。一、天下之中河南自古就是天下之中,最早出土的的關于“中國”這個詞,就是說洛陽的,洛陽這個地方,在周代,號稱“天下之中”,
宅茲中國銘文之后的漫長歷史里,以今天河南政區為核心的區域,就是“中原”所指代的區域。雖然河南位居天下之中,無險可守而致歷史上屢次“逐鹿中原”飲馬黃河,但是中原之“中”的地理空間意義是無法改變的,紅色所示為歷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區因此河南人愛說的“中”,其實首先是一種地域方面的意義。二、中庸之道《論語·庸也》有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在傳統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影響至深。而儒家思想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中庸”,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平和,是為中庸,中庸思想,也使得“中”這個字,具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內涵。三、質樸豪爽上文所言之特殊文化內涵,就是指“中”有“好”的意思,在河南話里,“中”就是有表肯定的——可以,同意之意,還有表示“好”“善”“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