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脈北起德陽市羅江鎮以南,經青白江區、龍泉驛區至樂山市平羌峽,東緩西陡,其峰巒連綿起伏,走向各異,有“龍脈千變萬化”之勢;而地處山脈中段的龍泉山垂直走向的山體寬約12公里,山脊從東北的萬興鄉公平村至西南的柏合鎮雙碑村長約20公里,山體面積為218平方公里,在成都周邊的青城山、天臺山、西嶺雪山、龍門山等名山中,是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山,奪龍威之先聲。
1、成都的天府新區在哪里?
四川省天府新區:高新南區、新津、雙流、龍泉、仁壽、彭山、簡陽!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就是大天府新區屬于成都行政區內的部分:包含雙流、新津、高新南區、龍泉驛區。而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只有十三個街道或鄉鎮,具體如下:華陽(黨政機關所在地)、正興、興隆、煎茶、合江、永興、白沙、太平、萬安、新興、籍田、三星、大林!,
2、成都是龍脈之地嗎?
么是龍脈?“龍”是傳說中的動物,外形蛇身魚鱗、虎須鬣尾、鷹爪鹿角。由于它能飛能潛,威力無比,于是成了中華民族的圖騰,在《易經》里面有多處關于龍的卦辭、爻辭。如圖:“脈”是中醫里表示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中醫里面有奇經八脈之說,如任脈、督脈。如圖:“龍脈”在風水里指山脈,由于蜿蜒起伏有生氣的山勢猶如龍的身軀,于是先賢稱之為龍脈。
成語“來龍去脈”在風水里其實就是指山勢的來去,由于平原地帶并無山脈,江河是影響風水吉兇的重要因素。于是平原的江河也被稱為龍脈,這樣一來,風水中的龍就有了山龍與水龍之分。我國主要的龍脈皆發源于西北,山龍起源于昆侖山脈,水龍起源于青藏高原。我國最著名的山龍分為北、中、南三大干龍,三大干龍細分出無數枝龍。水龍則以長江黃河最為著名,其支流遍布全國,
三大干龍如圖:在成都,不管是邛崍、彭州還是龍泉、新津,有山的地方就會有龍。大山有大龍,小山有小龍,成都水系發達,數十條水龍分布其間。這是影響成都風水的重要因素,因為“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長江黃河雖然流經四川,但不及岷江對成都影響大,莽莽岷江在都江堰被馴服。寶瓶口后條條小龍滋潤著廣闊的川西平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巴蜀兒女,
這是成都平原主要的水龍分布圖:圖中幾條大的水龍加上各條支流或者人造河流便構成了成都平原復雜的風水水龍。這些水龍,或曲水朝堂,或遠朝幸秀,或玉帶纏腰,或一水橫攔,或木撞金城,或火金相刑,或青龍直走,或白虎銜尸,或朱雀反背,或水纏玄武,形態各異,吉兇不一。還有一說是成都平原50%的可能性是沒有龍脈的,說“成都龍脈”就在龍泉山。
龍泉山脈北起德陽市羅江鎮以南,經青白江區、龍泉驛區至樂山市平羌峽,東緩西陡,其峰巒連綿起伏,走向各異,有“龍脈千變萬化”之勢;而地處山脈中段的龍泉山垂直走向的山體寬約12公里,山脊從東北的萬興鄉公平村至西南的柏合鎮雙碑村長約20公里,山體面積為218平方公里,在成都周邊的青城山、天臺山、西嶺雪山、龍門山等名山中,是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山,奪龍威之先聲,
“山水”在人居文化中被賦予了人性的一面,有山更要有水——水是靈性之精靈。區境段河長18公里的蘆溪河、區境段河長9公里的陡溝河、區境內溝長4公里的沙河支溝等府河支流,以及區境內河長36.3公里的西江河、區境段河長15.3公里的袁家溝、區境段河長29.8公里的跳礅河、區境內河長15.9公里的黃河水、區境段河長8公里的長安溝等沱江水系,還有成都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泊40.38平方公里的龍泉湖,虔誠地護送和鑲飾著“成都龍脈”龍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