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覺得四川第二大城市是綿陽還是南充還是其他地方?
去年2月,我去了一趟綿陽,雖然相隔不遠,但這是我第一次去綿陽,這個四川經濟第二強市。綿陽和南充,誰是四川第二把交椅的爭論,長期以來一直不斷,不過就我之前所聽到的論據來說,似乎大部分人都還是認為綿陽比南充強,是名副其實的“四川老二”。這一趟旅行,我不得不把南充和綿陽做一個對比,首先,就城市的第一印象來說,我認為綿陽并不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比南充大多少,據我查到的數據,綿陽2015年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大概是108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118萬。
南充城區常住人口108萬,建成區面積113平方公里,兩者對比,數據都差不多。在我實際的體驗中,我覺得綿陽城區面積也并不比南充大,綿陽城區只有游仙和涪城兩個區,南充有3個區,另還有兩個縣設區工作正在進行中。駕車在綿陽城區溜達,感覺差不多半個小時也能繞著中心城區轉一圈,在南充中心城區轉一圈,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也差不多半小時,
但是重要前提是不堵車。不堵車是我對綿陽交通最大的好感,綿陽的中心城區,道路也并不寬闊,很多道路都是雙向四車道,雙向兩車道,但交通較為有序,即使春節出行高峰期,也很難發現堵車上百米的情況,首先,我發現綿陽的摩托車不多,并且大多數摩托車都是走非機動車道的,在南充,呵呵…其次,綿陽主城區的非機動車道就是非機動車道,很少有停放機動車的,另外很多道路上,不僅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是有隔離欄或隔離帶分隔的,人行道也是和非機動車道隔離開的,這就避免了行人往非機動車道上走,占用非機動車的路。
但是綿陽的交通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在綿陽有很多小縣城時期遺留下來的不規則路口,交通組織非常困難,這也造成了綿陽有不少單行道,但是交警方面在交通指示牌及指示標線的設置上很不完善,這讓我這個外地人自駕到綿陽的很摸不著頭腦,就連有些大橋的匝道口也沒有設置指示路牌。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南充完勝綿陽,再說經濟,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這次出行的主要任務是陪老婆逛街,在綿陽主城區,有很多大型商場,茂業百貨、梅西百貨、百盛、萬達等等,而且每個商場客流量都不小。在南充算一算,目前就只有茂業、新世紀以及天賜,客流量比較大的就只有新世紀了,總的來說,在綿陽待了3天,見到的是一片商業繁榮、欣欣向上的景象,而南充,各大商場紛紛關門,傳統商圈隕落,新商圈又還沒發展起來,感覺正是秋風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