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的軟件工程師,在南山科技園那里有很多做軟件工程師的,收入都非常高,基本工資加年底獎勵,都非常高。記得,在一次去江蘇徐州沛縣游玩的過程中,晚上聚會時,碰到幾位朋友帶來的老鄉,其中不乏有在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工作的人,問起他們的工資收入情況時,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的工資收入都在三四千元上下,如果超過五千元,則屬于高收入群體。
一說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萬元月薪在這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水平。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為深圳高端企業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見,萬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約只有100:1,月薪3萬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現了斷崖式薪資差別的情況,就是說四五千的是基層,一萬的也是基層,一萬的都不相信我這薪資都基層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四五千的?那當然就是行業不同所導致的,就像軟件行業基層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層一個待遇?不論服不服,多個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也都是如此,月薪萬元占比2成已經是往多了說,別把高薪城市的現狀當成神話,更不要總拿“我身邊都XXX月薪”,每個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萬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這個水平,這是由你所處行業和所在環境所決定的,
2、月薪4000的人多嗎?
月薪4000,全國人數近半。我出門旅游,凡是到一個地方,總喜歡打聽、了解一下當地人的工資收入情況,記得,在一次去江蘇徐州沛縣游玩的過程中,晚上聚會時,碰到幾位朋友帶來的老鄉,其中不乏有在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工作的人,問起他們的工資收入情況時,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的工資收入都在三四千元上下,如果超過五千元,則屬于高收入群體。
在我們就餐的飯店里,一位老鄉指著一位端菜進包房的服務員說,她的工資才兩千元出頭一點點,聽過之后,讓我感到有點不可思議。或許,因為我是來自于上海,覺著上海人的工資收入比較高的緣故,才會覺得她們工資收入比較低的感覺,還有一次,我在安徽泗洪縣游玩的過程中,接待我的是一位鄉鎮部門負責人,他告訴我說,他一年的收入六萬元多一點,合下來,每個月也才五千元收入。
我沒有去過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但是,從他人口中,或多或少也聽說過一些該地區人的工資收入情況,聽說過后,給我的感覺是,西部和東北地區和上述安徽、江蘇等地區人的工資收入相比較,安徽、江蘇地區的收入還算是比較高的呢。時下,全國各地的人都喜歡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以及東部沿海城市、長三角經濟高度發達地區打工,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收入差距比較大的原因,
3、在深圳做什么行業年能入百萬?
不知道你說的是自己經商還是工作,如果經商的話,那就多了,先從深圳的城市定位來說吧,深圳在報告里定位為:科技之都、金融之都和物流之都,那自然這幾個領域就是這個城市發展的重點,所以高收入的自然大部分都集中在這幾個行業。另外,因為深圳是個移民城市,科技和金融企業特別多,所以年輕人也特別多,有以下幾個圍繞年輕人的行業,曉龍通過觀察,投資不大,但基本都能年過百萬,
1、音樂餐吧,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音樂餐吧就不知不覺的在深圳火起來了,深受年輕一組喜愛,一到晚上幾乎家家爆滿。2、高檔飲品店,現在年輕人都講品味,寫字樓下的高檔飲品店,每到吃完中午飯,天天排隊,幾十塊錢一杯,幾乎是標配,3、軟件開發,成立一個小公司,招幾個技術人員,做系統搞軟件開發,也是非常賺錢的,前幾年金融火的時候,隨便一個小貸或擔保的系統都要幾十上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