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這次對河南路轉粉,但我同樣更希望,武漢人不要再承受同胞的偏見。可能真的是因為河南的千年底蘊,“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不了解河南,就不了解中國,文案水平精準有力,各種詩詞信手拈來,讓我都想向宣發人員學習,.“中國”一詞源于河南在五千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
1、結束北漂生活,老公想回鄭州,我想回濟南,都吵得快離婚了?我不想去河南,該咋辦?
應該是你老公是河南的,你是山東的吧,其實,鄭州也好,濟南也好,都是省會城巿,應該都可以,鄭州這幾年發展的特別快,米字型高鐵四通八達,到濟南也有高鐵,很快的,你回娘家也方便,鄭州的地鐵規化到2050年了,地鐵線四通八達,交織成網了,你們兩應該學會彼此尊重,夫妻,夫妻,過的是日子,總要有一方退步,你們可以在靜下心時再商量,不行先來鄭州呆一段時間,習慣了就長期生活,不習慣去濟南試試。
2、關于河南,你想說些什么?
講真,我的能量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硬核河南」,疫情當前,全國人民都認識了那個靠譜、憨厚、踏實的河南。今天我們分享的河南,是熱搜之外的,真正的河南,01.河南:無情的防疫機器河南保住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全中國。河南,對于中國實在太重要了,只有從領導到群眾,全部化身沒有感情的防疫機器,才是真的抄到“學霸作業”。
比如:硬核姥爺隔門拒絕孫子的拜訪,用紅包趕人,全球最大醫院馳援武漢,自帶廚師保潔食品,為的是不占用武漢本就稀缺的資源!從城鎮到鄉村,每個路口都有工作人員深情的凝視。文案水平精準有力,各種詩詞信手拈來,讓我都想向宣發人員學習,可能真的是因為河南的千年底蘊,“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不了解河南,就不了解中國。
02.“中國”一詞源于河南在五千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西周時便把洛陽定位為“天下之中”。每逢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華夏、中華、中土、中原、中州,這些詞全都源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03.幾乎80%中國人的祖上都是河南人我們璀璨的華夏文明就起源于河南,軒轅黃帝就是在河南建的國,甲骨文也是在河南發現的,
河南省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區域,現存的3千多個姓氏中,有80%以上都源自河南,包括五大姓:李、王、張、劉、陳。Note:部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04.我們的語文和歷史課本幾乎被河南人占領詩圣杜甫、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詩鬼李賀、詩謎李商隱以及“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全都是河南人,還有歷史上被人翻來覆去研究的大“明星”們:黃帝,商湯,老子,墨子,鬼谷子,莊子,韓非在正史《二十四史》中被立傳的人物,河南籍貫人數最多。
05.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個中國八大古都中,北京西安南京杭州,都是頂頂有名的大都市,瞧瞧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以及五朝古都鄭州,都在低調做著歷史研究。在盜墓小說里大名鼎鼎的“洛陽鏟”(考古學名“探鏟”)便是當初洛陽附近村民李鴨子于20世紀初發明,最早廣泛用于盜墓,并為后人逐漸改進,成為考古學工具,
等我們能再出發的時候,去河南看一看吧,豫見那些曾經輝煌萬分的歷史。古都洛陽洛陽,活躍在文明中心長達數千年,與中國與漢族的命運始終相依,文化輻射遠達日本,京都最早便是仿造洛陽而建。這里有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這里有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中國佛教的起源地:白馬寺。這里是古代文明和歷史交匯的中心,是華夏文明的起源,是“天下之中”,
宋城開封開封,夢回大宋,在那個時代,開封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城市。《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北宋繁榮盛況,畫的就是汴京城(今開封),包拯包青天,曾在開封府的牌匾下,斷案無數,蘇軾、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等人,都曾在開封留下他們輝煌的職業生涯,雖然再也重現不了當年的鼎盛,但是我們依然能在復刻的清明上河園中,感受大宋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