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被劃為“右派”“李自成”于1963年完成出版,其實我個人感覺“李自成”這本書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前三冊,第四冊和第五冊由于姚雪垠先生的創作能量,質量略遜一籌,姚雪垠,河南省鄧縣人,“李自成”是1957年寫于姚雪垠的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是姚雪垠寫的,不是曹。
個人建議:如果你真的想認真研究一下“李自成”這本書,想對書中的人物和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那就買老版本,把老版本都看完。其實我個人感覺“李自成”這本書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前三冊,第四冊和第五冊由于姚雪垠先生的創作能量,質量略遜一籌。我承認我看的整本書“李自成”是“鴛鴦版”,也就是第一至三卷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版本(在古籍書店買的),第四、五卷是“精補版”,感覺還不錯。
首先糾正一下。李自成是姚雪垠寫的,不是曹。“李自成”是1957年寫于姚雪垠的長篇歷史小說。第一卷于1963年出版,第二卷于1976年出版,第三卷于1983年出版。歷時30余年,小說共五卷,其中四五卷是作者1999年去世前臨終前口述,后整理出版的。其中第二卷獲1976年茅盾文學獎。
3、 姚雪垠有哪些作品?姚雪垠,河南省鄧縣人。這個小男孩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只上過三年小學,初中不到一個學期。在河南大學預科學習期間,他因參加學生運動被開除,流浪到北平,開始了他的寫作和投稿生涯,1938年發表短篇小說《可憐的麥秸》,引起文藝界注意。40年代先后出版了《牛德全》、《胡蘿卜》、《春暖花開》、《長夜》等小說,其中《春暖花開的時候》一度受到國統區文藝界的批判。《長夜》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實而深刻地描寫農村土匪生活的小說”,1957年被劃為“右派”“李自成”于1963年完成出版。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別于1977年和1981年出版,第四卷和第五卷于1999年出版,全書三百多萬字,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篇幅最大、最長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