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的商業、漢陽的工業、武昌的科教、光谷的高新產業都是武漢發展的基石。男網的全運會冠軍朱本強,他當年就讀的是江漢區紅領巾小學,這也是武漢的名校,從武漢整體來看,作為中部的特大城市,不論是資源還是政策都對武漢有利好,未來一線城市的溢出效應也將加快武漢的發展速度。
1、武漢漢口北的發展怎么樣?
從武漢整體來看,作為中部的特大城市,不論是資源還是政策都對武漢有利好,未來一線城市的溢出效應也將加快武漢的發展速度。漢口的商業、漢陽的工業、武昌的科教、光谷的高新產業都是武漢發展的基石,從漢口北自身來說,它可以看做是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延續,但是因為其較偏的區域位置以及中國商業模式的升級和傳統小商品市場的萎縮,很多商戶生存艱難。
同時,變革也意味著機會,漢口北市場依托武漢臨空經濟區,同時也離規劃中的長江新城較近,從地理上來講,意味著將迎接新一輪的政策紅利,隨著漢正街整體改造的加速,未來幾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商戶將被分流到漢口北市場,而漢口北目前的交通配套也越來越完備。總結:武漢整體向好,未來發展將會加速;同時漢口北作為武漢傳統商業發展、轉變和升級的一個標桿項目,未來將為有越來越多的政策紅利;作為商戶來說,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陣痛期,如果依然維持以前的商業模式,將會愈發艱難,
2、漢口屬于武漢哪個區的?
漢口并不是一個區。我們常說的武漢三鎮的武昌、漢陽、漢口指的不是某一行政區劃,而是包含眾多行政區劃的區域,武昌包括青山、武昌、洪山三個區;漢口包括江漢、江岸、硚口三個區;漢陽就是今天的漢陽區。漢口原來最開始的時候叫做江夏,由于在兩江的交匯之處,交通非常便利,本省的人都在這里做生意,這里就發展成了一個大集市。
由于漢口是在漢水和長江交匯之處,陜西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很多陜西人來次做生意,他們占了外地人的絕大部分,在他們中間流傳著:“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漢口因此而得名,漢口就是漢水的出水口,后來由于漢水改道在嘉慶年間漢口變成了四大名鎮之一。鴉片戰爭以后,漢口開始通商,
3、最近這幾年武漢為什么發展的這么好?
1、前武漢市市長阮成發主導的大基建計劃實施,特別是地鐵、隧道建設,極大提升武漢市交通格局和城市功能,為武漢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2、武漢市很早開始的產業轉型,特別是中國光谷建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光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芯片、智能制造、現代制造業、現代商貿服務等產業布局,規劃建設世界光谷、國家級臨空港經濟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新港等,新一代產業布局建設強勁,
4、武漢的體育和影視明星為什么大多都出在漢口和漢陽?
武漢哪有什么漢口,現代區劃原漢口方向的為硚口、江漢、江岸,后來加了個新開發的東西湖。嚴格的說,所謂“漢口體育明星”其實多集中在硚口,硚口又與漢陽僅漢江之隔,是鄰居,武漢市挺怪的,應該是硚口曾經的基礎教育水平高,在別人大搞應試教育的時候硬是狠抓了特色教育,體育館附近又有許多成名的老教練當“星探”,所以出了不少人才。
這與老城區可能也有很大關系,相比于后來才開發的洪山區、東湖高新,以及偏遠的青山區,硚口就是武漢一直以來的精華,畢竟是漢正街之所在嘛,喬紅、伏明霞、韓愛萍、肖海亮、高崚、李婷、胡佳、童輝、陳靜、尚福梅、田秉毅、劉黎敏、韓晶娜、尚福梅等奧運明星都是硚口人。其中乒乓球冠軍喬紅是南垸坊小學出來的,這地方在古田二路,旁邊四十三中,在過去是鳥不下蛋的地方,好歹靠解放大道連著,
奧運跳水冠軍肖海亮是硚口區體育館小學出來的,體育館小學旁邊挨著武漢體育館。同為跳水冠軍的伏明霞、胡佳也同樣是這家小學出來的,顯然這是特色,硚口體育館東邊出跳水的,西邊出打羽毛球的,羽毛球冠軍楊維一開始是體院館小學的,曾經在武漢體育館看姐姐打排球,結果被排球教練看中了,但她父親希望她選個單項,于是學了網球,因為年齡太小沒打成,便在10歲的時候被送去了廣州的加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