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安徽主動決堤,你覺得河南,江蘇不被淹。上下游河南江蘇,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安徽由于歷史原因,近兩百年來一直經濟不發達,這不叫犧牲安徽保江蘇河南,主要原因淮河到安徽后落差變小,河道變窄(大多被當地開采利用),排水不暢,若不蓄洪,淮河安徽段堤壩率先潰壩,淮河兩岸阜陽,蚌埠,滁州,以及合肥都要遭殃,舍棄幾個鎮保這幾個大城市,而不是為了保江蘇,淮河到江蘇后,河道變寬,經常疏通,有三條入海口,一條入長江,就是上游的水量趕上長江的水量也淹不了,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安徽要有錢了把淮河河道疏通疏通,加筑堤壩,上游水量再大也不會擔心自家的堤壩會不會潰壩了。
1、滁河大堤如果不爆破,王家壩如果不泄洪,安徽如果不泄洪,后果會怎么樣?
這種帶節奏的好像忘記了91年被淹的慘狀,看看不泄洪淹了多少地方。安徽境內,一邊是淮河,一邊是長江,無論哪條發水,都要安徽決堤,憑什么?不是安徽主動決堤,你覺得河南,江蘇不被淹?那麻煩再看一看歷史,另外看一看地理,安徽境內多山,泄洪區都安排在洼地,或者溝壑之間。有地理因素阻擋,當做泄洪區不會形成大水漫灌,這是國家考慮的因素,
上下游河南江蘇,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安徽由于歷史原因,近兩百年來一直經濟不發達。這才是安徽境內多設置泄洪區的主因,大家同屬一個中國,國家統籌安排,盡量減少損失,這本沒啥,安徽人也沒說什么。但是我不知道為何這么多人,一邊奚落一邊嘲弄,好像安徽這么做就是必須的,應該的。好像跟上下游的省份無關一樣,如果是這樣,那大家都一起不決堤,大家一起坐看洪水泛濫,誰垮誰倒霉,誰淹誰自己受。
2、抗洪救災,為什么會犧牲安徽,來保障河南江蘇?
這不叫犧牲安徽保江蘇河南,主要原因淮河到安徽后落差變小,河道變窄(大多被當地開采利用),排水不暢,若不蓄洪,淮河安徽段堤壩率先潰壩,淮河兩岸阜陽,蚌埠,滁州,以及合肥都要遭殃,舍棄幾個鎮保這幾個大城市,而不是為了保江蘇,淮河到江蘇后,河道變寬,經常疏通,有三條入海口,一條入長江,就是上游的水量趕上長江的水量也淹不了,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安徽要有錢了把淮河河道疏通疏通,加筑堤壩,上游水量再大也不會擔心自家的堤壩會不會潰壩了,
3、如果王家壩不泄洪會造成哪些后果?
原因有很多,應該也是綜合考量的吧!!!首先,王家壩不泄洪,自身所承受的水量也有壓力,為了壩堤的安全,還是要適當放水的,畢竟壩堤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其二,本來淮河上游水來的多,再加上淮河流域干支流水的匯入,會抬高淮河干流水位,如果超出水位,一旦決堤那河兩岸都要被淹,其三,上保河南,下保蘇州。只是說說罷了!!很多時候,這個洪澇治理,已經全國一盤棋了,不會是單區域作戰了,
為了一些地區,犧牲另外的區域,也不是沒有。其四,之所以在安徽阜陽設置一些蓄洪區,也是因為這些地區適合,處于落差大的地方,從王家壩上游到阜陽有一百多米的落差,而從阜陽到蘇州只有幾米的落差,所以設置在阜陽這片王家壩下游,是合適的,其五,阜陽,淮南,蚌埠都在江蘇上游,如果淹了江蘇,那安徽也淹的差不多了。總結來說,王家壩的泄洪,是為了淮河流域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是單單誰保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