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蒸鍋底部刷油,放入饅頭青胚醒發25-30分鐘,關中、中原等地稱之為饅頭),漢族傳統面食,一種用面粉發酵蒸熟的食物,呈圓形,凸起,6.把好的饅頭揉醒20分鐘,直到變成原來的兩倍大饅頭青體,饅頭發面:材料:食用堿面5-8g,面粉500g,水250g,將面團分成10份面劑,逐一揉成饅頭空白。
饅頭發面:材料:食用堿面5-8g,面粉500g,水250g。做法:1。將面粉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團,蓋上濕布,發酵至有蜂窩狀。2.將堿性面條放在案板上,用搟面杖磨碎,放入面團中揉勻。將面團分成10份面劑,逐一揉成饅頭空白。3.將蒸鍋燒開,抽屜上鋪一層濕紗布,將饅頭 blank放在抽屜上,放勻,大火蒸15分鐘。擴展知識:饅頭,又稱莫、莫(在山西方言、陜西惜福方言和皖北閩方言中,莫為后詞。有人認為“莫”來源于晉語早期滿語的發音。關中、中原等地稱之為饅頭),漢族傳統面食,一種用面粉發酵蒸熟的食物,呈圓形,凸起。釀的叫饅頭后來,釀的叫包子。人們通常選擇饅頭作為主食。
1、先將3克干酵母融化在溫水中,中間挖300克面粉,慢慢倒入150克酵母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雪花狀(重量比是中筋面粉1:溫水0.5:干酵母0.01)。2.然后揉面團,直到表面光滑。蓋上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至2-3倍大小。3.將發酵好的面團揉成長條,分成等量的面劑,搓圓。4.蒸鍋底部刷油,放入饅頭青胚醒發25-30分鐘。5、鍋中加入足夠的冷水,轉中火蒸20分鐘,關火小火燉3-5分鐘。
3、 發面怎么 發面蒸 饅頭食材:面粉(餃子粉)3碗,水1碗,酵母5g,糖適量。步驟:1,建議用戶找一個干凈的盆,倒一碗溫水,加一點糖(大概一湯匙),再加入適量的酵母(大概覆蓋水面使水變渾濁)攪拌均勻。2.然后放3碗面粉,用筷子攪拌成面團,再揉成面團,找個保鮮膜或者塑料袋蓋起來,讓它發酵。3.發酵至兩倍大小,4.把發酵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用力揉,把面團里面的空氣擠出來,因為面團揉的時間越長越好吃,然后把揉好的面團揉成條狀。5.切成自己大小的面糊,然后揉成圓形饅頭形狀,6.把好的饅頭揉醒20分鐘,直到變成原來的兩倍大饅頭青體。然后在箅子上墊一塊濕布(可以上油),把饅頭放進鍋里,7.鍋上冷水,中火煮沸,蒸完后再蒸20分鐘,時間到了就關火,再悶5分鐘。8.白胖子出鍋了!它嘗起來比面包軟,一頓飯可以吃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