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洛陽讀了四年大學,就讀于河南科技大學西苑校區是個比較老的校區,據說還是當初蘇聯援建的,有幾棟樓還是洛陽市的文物。畢竟洛陽是個著名的旅游城市,吸引的學子也比較多,學校自然也會更好的發展,除了河南科技大學,洛陽還有洛陽理工和洛陽師范兩所大學,僅幾年來,這兩所大學發展的也相當不錯。
1、在洛陽讀大學有什么感受?
本人在洛陽讀了四年大學,就讀于河南科技大學西苑校區是個比較老的校區,據說還是當初蘇聯援建的,有幾棟樓還是洛陽市的文物。除了河南科技大學,洛陽還有洛陽理工和洛陽師范兩所大學,僅幾年來,這兩所大學發展的也相當不錯,畢竟洛陽是個著名的旅游城市,吸引的學子也比較多,學校自然也會更好的發展。洛陽是個有著歷史底蘊的城市,所以生活上比較安逸,
2、長安和洛陽都是唐朝的首都,那唐詩用陜西話和河南話讀才是正解嗎?
這是誰提的的問題?誰告訴你唐朝首都還有洛陽?“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大唐的首都,毫無疑問是長安。據統計,《全唐詩》中有兩萬多首和長安有關系,請提問的朋友們來大雁塔,曲江池轉一下。這里每個燈柱都有四首唐詩,毫無重復的,甚至還有唐詩墻,所有大唐的有名詩人們在這里還有雕像。提問的朋友,我問一句,你知道“雁塔題名處”嗎?你知道“曲江流飲”嗎?多讀書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大唐有名的詩人們和中舉的,先在雁塔題名,然后走到不遠處的“曲江池”,一邊喝著酒,一邊吟唱著古代的詩句,很難想象曲江池旁那么多文人墨客說的都是河南話,簡直笑死人。用陜西話拉長音調讀唐詩,如果再配上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唱歌的形式,上次我記著有個節目,一位歌手用陜西話吟唱“西出陽關無故人”,其實就是用陜西話拉長了音調唱出來的,很多觀眾聽得熱淚盈眶,節目組評委們一致認為唐朝的詩句就是用陜西話唱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