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啟示: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可以說所有諾貝爾獎及一切科學發明創造都是“學”與“思”還有“行”共同作用下的結晶關于學習與思考的名言和事例,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的關系是怎樣的。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培根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中山大學校訓(意思做為做事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探究,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最后要切實的去實行)事例:周文王推演八卦;倫琴射線(X光)的發現、青霉素的發現。可以說所有諾貝爾獎及一切科學發明創造都是“學”與“思”還有“行”共同作用下的結晶
2、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的關系是怎樣的?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啟示: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