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公牛和一頭母牛哪一個養著更賺錢。一點小事,何必較真,問飼養公牛一方要多少,品種改良有了更多的選擇,因為凍精運輸幾乎不受任何地域限制,一個液氮罐可以讓一些大型養殖場在不飼喂一頭公牛的情況下可以用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排名前幾位的種公牛(世界種公牛網通過對每一頭公牛后代的各項指標對比做出排名)。
1、九十年代一頭牛多少錢?
這個問題很能勾人回憶。記得七六年咱這是土地分隊到組,八一年土地承包到戶,當時組集體耕牛折價分到戶,我家應分60多元的牛股份,結果分得的那頭折價70多元的一般黃牛,牛不能肢解,還有別人十多元的牛股金,最好的牛也就三二百元,九十年代牛價最好的也800以下不過千元,那時農村點工也才3元一天,我在徐州打工大米0.7元一市斤。
2、養殖一頭公牛和一頭養殖母牛分別可以賺多少錢?
養牛確實是可以賺錢,但是這個要取決于你養的品種,養殖的方式,還有就是養殖的技術,一頭公牛和一頭母牛哪一個養著更賺錢?我們可以大概來分析一下。短期內養公牛更好我是四川人,像我們那邊養牛一般都是養的母黃牛,可以用來耕地,而且母牛會產牛犢,牛犢賣了又是一筆收入,不過現在要少一些了,一方面,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機械化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但我這里是長期養殖需求,題主說的公牛養殖,肯定是短期育肥,如果只是養一只,那短期內肯定是養殖公牛賺錢一點。母牛的養殖,周期更長,投資也會更大,但是短期內利潤相對來說會更低,因為養公牛,你只需要完成育肥工作,然后賣出去就好了。而母牛的養殖,工作就很多了,所需要的一些技巧也更多,比如發情期和配種期的判斷,還有配種的工作、母牛妊娠期保胎的工作、母牛生產時的觀察和助產、母牛的產后護理,還有犢牛的護理照顧等等,
以前我外婆家養的母牛,產了牛犢之后,幾乎沒有奶水,而且是在冬天,所以牛犢只能活活被餓死、冷死。我的意思就是,養殖母牛來說,相對風險更大一點,投入要更多一點,相關注意事項所以我個人認為,短期內就養公牛育肥就好,主要是題主說的就是一只牛,養一只母牛來繁殖小牛,這樣投入的時間,其實很不劃算。如果是長期養殖,而且有一定數量的話,還是自己有一些母牛,自養自繁利潤會更高一些,
短期內育肥,就選擇生長周期相對短一點的,出肉快的品種更好,比如西門塔爾牛,這樣可以縮短育肥時間,以免在飼料方面花費太多成本。還有就是,現在牛犢價格特別高,如果要養牛,個人建議先學習一下關于養牛的相關技術、知識,做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你就比如說,現在冬天,就要做好牛的保溫工作,以免影響牛的育肥速度,甚至造成牛生病、死亡。
3、在農村地區經常看到一些農民拉著一條公牛到處去配種,公牛配種一次收多少錢呢?
俗話說“豬一瓢,馬一碗,好牛只有一點點”,相信見過公牛配種的小伙伴都不敢相信體型接近兩噸的大公牛竟然是個“秒射男”,但是也別小瞧了這“一點點”,真正的好公牛有這點就夠了。好了我們言歸正傳,首先呢,公牛配種在學術上叫作本交,牛一年四季都會發情,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以前農村有人專門養公牛到處去配種來增加收入,一次的費用大概在100左右,地區不同價格也會有差異,
包括有一些小型養殖企業都用公牛配種。但是隨著人工授精技術的普及,慢慢的這種模式開始被淘汰,那有些小伙伴可能有疑問了,為什么會被淘汰?不養公牛那母牛怎么懷孕?人工受精又是什么?那么我們先說說本交為什么會被淘汰?1、飼喂成本高要知道公母比例是1:20-30,也就是養300頭母牛的話,最少要10頭公牛,每年公牛的飼草料,水電費,藥費,人工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且對于種公牛來說,一般的伙食營養根本無法滿足日常的配種任務,這點作為男同胞,不用多說,我相信你懂的[憨笑],2、疾病傳播不可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正在看文章的你有30個性伴侶,幾乎全國每個省都有,而你不喜歡戴TT。那么如果加你31個人當中,一旦有一個人有問題,其余30個人會無一幸免,3、公牛利用率低公牛一次射精最多讓一頭母牛懷孕,第二頭,第三頭因為射精量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