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說普通話,才把河南話降格成了方言。也就是在那些個朝代,河南話才是正宗的官話、京話;其他省的方言到河南,都可以被稱作是“很土”,河南的文化,河南的語言絕不是“土”那么簡單,千萬不要因為德云社河南籍的岳云鵬那一句“妮兒,弄啥嘞”,覺得這就代表了河南話。
1、在你們老家,香菜用方言怎么叫,有幾種叫法?
家人好友小聚時,不管是夏季食東來順的水爆肚,還是冬日吃永元德的火鍋涮羊肉;就餐者自用的小碗調料中除了拌合麻醬、鮮蝦油、紅辣腐乳、韭菜花醬、及干辣椒芝麻紅油外,均要捏上一小撮碧綠辛香的“香菜”碎沫。香菜曰“荾”,本作“葰”、《五臣》本作“荽。”這種傘科刺芹類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相傳古代從波斯(伊朗古名)輸入我國,
據《嘉佑本草》始著錄、《政和證類本草》二七.《胡芫》載:“芫荽”,植物名。本名胡荽,也作蒝荽,俗稱香菜。可食,也可入藥,湛綠的香菜嫩時,即可摘葉調食,雖略帶辛味,但用作烹飪佐餐中的配料和調味品,是不可缺少增味添色的“點綴”。如香菜去葉留梗切段配蒜沫的炒菜“芫爆肚絲”、清真的“芫爆百葉”等,又如香菜切碎沫“點精”的沽上小吃“嘠巴菜”、煎餅馃箅兒、全羊湯、素丸子粉絲湯、炸素卷圈及素餡包子等;既是炎熱的伏天到來,您要有興趣為家人做上一款“冷面”時,打上一盆醬豆腐馃子(油條)鹵,再配上老醋、蒜泥、香菜沫等,您們定會有美食的享受且倍感“風味清涼”……,
2、河南有哪些奇葩的方言?
1.青蛙“青蛙”不叫“青蛙”,叫“黑馬”。2.知了“知了”不叫“知了”,叫“馬擠了”,3.早晨“早晨”不叫“早晨”,叫“早起”。4.生病“生病”不叫“生病”,叫“不帶勁”,5.沒有“沒有”不叫“沒有”,叫“木有”。6.可以“可以”不叫“可以”,叫“中”,7.客廳“客廳”不叫“客廳”,叫“堂屋”。8.晚上“晚上”不叫“晚上”,叫“黑老”,
3、河南話中有什么有意思的方言嗎?為什么說相聲的都愛用河南話當梗?
過去很多人說河南話太土,那是無知,豈不知,很多土語里包含了古語,是老百姓口傳心授下來的古代語言,也叫…雅音。相聲表演需要鋪墊,三鋪一響是他們都懂的技巧,侯寶林大師先用外地的啰嗦鋪墊,后用洛陽話的簡約炸響非常符合人們的欣賞思維也符合相聲的技巧運用。我近幾年在收集洛陽土語,已經發現了流傳下來的雅音,河南話不簡單,洛陽話很雅致,古代都城,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土語,洛陽的包容,融合,留下來了不一樣的土語雅音,
不懂才會譏諷嘲笑,研究了才深感奧妙,無知的人才會笑他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無人關注深層次的文化。河南的文化,河南的語言絕不是“土”那么簡單,最簡單的生活用語:夾菜,在洛陽,在河南,在山東就是?菜,?字不土,反而很雅,來自古語。“地坑院”在洛陽叫“天井窯院”,大家對比一下,那個土,那個雅?天井在南方庭院建筑體現,是不是南方的文化人來洛陽后巧妙的給洛陽地坑院起了…雅號?,
4、你覺得河南方言里,最傳神的一個詞匯是什么?
至少有兩個原因,讓你千萬不要隨便去說河南話很土。其一,開封是包括宋朝在內的8個朝代的古都;洛陽是包括東漢、隋朝在內的13個王朝的古都,也就是說,在那些個朝代,河南話才是正宗的官話、京話;其他省的方言到河南,都可以被稱作是“很土”。其二,如果你說河南話很土,立馬就能證明你的古文功底很不怎么樣,千萬不要因為德云社河南籍的岳云鵬那一句“妮兒,弄啥嘞”,覺得這就代表了河南話。
也不要因為大家都喜歡學一句“真得勁兒”、或者是一句“我勒乖乖來”的河南話,就覺得河南話很土,那樣的話,河南人搞不好會說你是“老扎皮”!不知道啥意思了吧?“老扎皮”就是“土老帽”的意思。為什么說覺得河南話聽上去很土的人,古文功底不怎么樣呢?是因為他既不懂多少古文,也不知道方言中有諸多古音的存在!比如說河南人說小房間,會這么說:glo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