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7月出生,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31年11月出來,1947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介紹幾位1988年以后授銜的河北秦皇島籍將軍,他們是,49年12月生,1968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0年入黨。
1、秦皇島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崇敬軍人,宣揚將軍。介紹幾位1988年以后授銜的河北秦皇島籍將軍,他們是:△年福純,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潮水峪村人,解放軍中將軍銜,1949年12月生,1968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0年入黨。曾任鄧小平軍事秘書,歷任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兼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總政治部主任助理,2006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李春廷,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小葛莊村人,解放軍少將軍銜,1931年11月出來,1947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第20軍58師政治委員、第20軍政治委員、第54集團軍政治委員、山東省軍區政治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巫致中,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大巫莊人,解放軍少將軍銜,
1940年11月出生,歷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7基地)總工程師、解放軍總裝備部測量通訊總體研究所高級工程師。1991年6月晉升為少將軍銜,△張志勇,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人,解放軍少將軍銜。1933年7月出生,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北京軍區空軍航空工程部副部長、北京軍區空軍航空工程部部長、空軍工程學院院長、空軍裝備技術部部長。
2、秦皇島有什么著名的歷史故事?
秦皇島不僅是馳名中外的旅游休閑勝地,同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秦始皇東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帝號而得名的城市,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很多,1李廣射虎《史紀·李將軍列傳》記載:漢將李廣夜出,見草叢中臥一老虎,遂引弓射之。及至天明近前一看,卻是一塊形似老虎的石頭,所射之箭深嵌其中,盧綸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即指此事,此典故在《大明一統志·永平府》、《永平府志·古跡》中均有記載。而射虎地點后人稱為:“虎頭石”,清光緒五年《永平府志》記載:“虎頭石,在府城南六里,狀如虎踞,舊傳為漢李廣射虎處。其下灤、漆合流,”灤即灤河,漆即青龍河。在20世紀80年代修纂的《盧龍縣志》中也有記載,虎頭石村,現屬盧龍縣盧龍鎮管轄,盧龍縣城西南4.7公里。
清康熙十三年(1674),朱、劉、李、鄧四姓由山東高唐州遷此建村,因村東有酷似虎頭形巨石,傳為漢將李廣射虎處,遂取名“虎頭石”村。2老馬識途此典故出自《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伐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春秋戰國時期,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討伐孤竹國(今盧龍縣一帶)。
春季出兵討伐,冬季撤兵回返途中,大軍迷失方向(也有說大軍困于沙漠,俗稱旱海),找不到撤退之路,管仲說:“老馬會記得來時的路,可讓老馬帶路。”遂挑選出幾匹老馬在隊前先行,大軍跟隨老馬行進,果然走出迷途。除辭書外,在古代軍事故事、經驗智慧故事的多種文章里,大多說齊國大軍是迷路于沙漠,即旱海中,但原文中并無此文字,只說“迷惑失道”,
原孤竹國(今盧龍縣)地理地貌形成于何時,沒有考察,但從盧龍縣的地貌分析,典故發生地域應是盧龍縣西部。3不食周粟殷朝末年,孤竹國(今秦皇島盧龍縣一代)國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互相辭讓國君之位,并隱居于世,后聞周文王興起,兩人便一同前往投靠周文王。后來周文王武力討伐商紂王,伯夷、叔齊攔馬力諫,勸阻周文王放棄武力伐紂,以仁義待之,
周文王不顧二人勸阻,舉兵討伐,平定殷朝之亂,天下歸周。伯夷、叔齊恥于喪國,對周文王以暴制暴倍感失望,遂不吃周朝之糧,而是隱于首陽山(今盧龍縣境內),以采摘野菜果腹,直至餓死在首陽山,4孟姜女哭長城山海關被后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的地方,并在那里修建了孟姜女廟,人們經常前往祭祀,為這一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而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