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陸書《文賦》墨跡,亦如陸機《文賦》論文所稱“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有逸氣,逸筆,直追“二王”陸柬之文賦書法名帖後面有玉笥謝觀跋,其是何人,這是一幅陸柬之用心血寫就的作品,由于《文賦》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而陸柬之又是陸機的后裔,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書《文賦》的,,陸柬之。
陸柬之(公元585-638),漢族,唐朝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是虞世南的外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議郎、崇文侍書學士。書法早年學其舅,晚學“二王”,“落筆渾成,恥為飄揚綺靡之風,”故有“晚擅出藍之譽”。傳世書跡以《五言蘭亭詩》刻帖與《書陸機文賦》墨跡為最著
謝觀,字利恒,晚年自號澄齋老人,江蘇武進人。謝觀幼承家學,早年即遍覽家藏地理圖書,熟誦《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本草經方等書。稍長,肄業蘇州東吳大學,與蘇州名醫馬培之交游,深得其益。光緒三十一年赴廣東法政學院執教地理3年。回滬后任澄衷學堂校長
陸東,即陸柬之(公元1045-1105),江蘇吳縣人。他是虞世南的外甥。書法早年學其舅,后學“二王”。后人稱其“晚擅出藍之譽”。他的書法遺跡傳世者甚少。《絳帖》有陸字廿五字,又有行書陸機文賦一卷。其書法,趙孟俯以為“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我們看陸書《文賦》墨跡,亦如陸機《文賦》論文所稱“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有逸氣,逸筆,直追“二王”
4、陸指的是誰??陸柬之。江蘇吳縣人,官至崇文侍書學士。陸柬之年少時他依舅家學書,其舅父即是當時極負盛名的書法家虞世南,晚學“二王”,“落筆渾成,恥為飄揚綺靡之風,”在書法界有“晚擅出藍之譽”。傳世書跡以《五言蘭亭詩》刻帖與《陸柬之書文賦》墨跡為最者,而其中后者為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這是一幅陸柬之用心血寫就的作品,由于《文賦》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而陸柬之又是陸機的后裔,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書《文賦》的,據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文賦》,就極為傾心,總存一念,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恐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始終未敢貿然動筆,直至他晚年書名赫赫時,才動筆了此宿愿。看《陸柬之書文賦》墨跡,亦如陸機《文賦》所稱:“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有逸氣,逸筆,直追“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