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州和青島未來的發展來看,鄭州只能繼續依靠河南來支持它繼續發展,但青島除了有強大的山東作為發展腹地之外,青島還有港口和出口的優勢,同時,青島的大企業和新興的高新企業越來越多,企業愿意在青島發展,這些都是青島的優勢和后勁,是鄭州沒法比的。要說鄭州和青島兩個城市都很好,各有特色。
1、鄭州和青島哪個城市好?
要說鄭州和青島兩個城市都很好,各有特色。鄭州和青島經濟總量均超萬億,人口相差不多均為特大城市,鄭州雖說是個地級市,邁入國家中心城市門檻,但青島雖未進入國家中心城市,但也是副省級城市。鄭州是個典型的內陸城市,不沿邊不靠海,但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鐵路、公路、民航、通訊都很發達,這是鄭州最大的優勢,青島是海濱城市,海運優勢較強,
2、河南和山東哪里經濟發展更好?
河南雖說經濟發展不錯,但是比山東還有明顯差距。河南屬于省會獨大的省份,優質資源全都集中在鄭州,省會在省內的發展優先級獨一無二,于是就這樣打造出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但是河南除了鄭州以外,再沒有其他經濟強市可以拿得出手。河南和山東人口大致相當,可人均經濟數據卻相差甚遠,就以去年兩省人均GDP來說,山東7.29萬,河南4.72萬,人均GDP值僅有不到山東的65%,
全國百強市名單當中,河南只有7城入圍,其中5城還都是50名開外。而山東17地市當中有15個入圍全國百強,數量全國第一,此外還是全國百強縣入圍數量第二多的省份,山東省內除了經濟龍頭青島這個萬億俱樂部成員以外,還有煙臺、濟南兩個經濟強市,另外淄博、濰坊、濟寧也都是排名洛陽之前的經濟排名全國前50的城市,除此之外,還有東營這樣人均gdp吊打北上廣的城市,而威海這樣二百多萬人口的小城,人均經濟數據比青島還高,更別說鄭州。
所以相比于河南的省會獨大模式而言,山東的多點開花顯然才是經濟大省的風范,說完GDP再說說收入情況,全國330城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當中,河南省名次最高的是鄭州,全國第58位,在中部六省省會當中排名第5,鄭州也是整個河南省唯一一個進入人均收入百強的城市,排名省內第二第三位的焦作和洛陽近位列第135和第137位。
山東全省人均收入排名在鄭州之前的城市一共有6個,分別是青島26、濟南32、東營36、威海38、煙臺46、淄博49,全省共有9城入圍百強,位居河南第二位焦作之前的城市一共有13個,在全國城市公共預算收入排名50強當中,山東共有青島、濟南、煙臺、濰坊、濟寧、淄博六城入圍,河南則依然只有鄭州孤軍奮戰。兩省經濟規模相差甚遠,人均GDP相差甚遠,人均收入相差甚遠,經濟強市數量相差甚遠,城市財力相差甚遠,如此數據對比之下,除了省會鄭州可以和山東強市正面PK以外,其他城市跟山東諸強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那么兩省之間的對比也就高低立見,
3、鄭州和青島,哪個城市更大,更有發展前景?
從最近十年的發展速度來看,青島從國內第10強,跌到去年的第14名。而鄭州則由第22名上升到15名,一退一進之下,兩者拉近了11個位次。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下跌也是有跡可尋,面對兩城如此懸殊的發展速度,有理由相信鄭州在未來一段時期更具發展前景。一、隨著國家加大對中西部省份的投資和重視,以及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和外遷,內地城市逐漸縮小了和沿海城市的差距,
而外貿對于國家經濟的比重也越來越小,經濟重心轉向以內部消費為主的結構,去年消費支出對拉動經濟所占的比重為57.8%。所以部分沿海城市的出海經濟優勢縮小,這其中就包括了擁有港口優勢的大連、唐山和青島,相對于青島的計劃單列市、沿海港口城市,省一級經濟權限,鄭州的優勢其實也不少,首先就是交通方面的優勢,近些年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的完善,物流的中轉,人員的流通,鄭州的鐵路樞紐優勢得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