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四川米粉,繞不過綿陽米粉大老大。總體說來,四川的米粉跟云南的米粉頗為相似,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名吃之一,米粉由來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綿陽米粉同樣是采用大米作為原料,如面條般形狀,不同點在于綿陽米粉是用竹漏勺,將米粉在開水鍋中“冒”熱,盛在碗中,再將湯料澆上后食用,鮮、香、滑嫩的共性。
1、四川有哪些特色米粉?
說起四川米粉,繞不過綿陽米粉大老大。總體說來,四川的米粉跟云南的米粉頗為相似,綿陽米粉同樣是采用大米作為原料,如面條般形狀。不同點在于綿陽米粉是用竹漏勺,將米粉在開水鍋中“冒”熱,盛在碗中,再將湯料澆上后食用,鮮、香、滑嫩的共性,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名吃之一,米粉由來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
綿陽米粉緣以一偉人,他文有諸葛遺風(fēng),武俱姜維之勇——蔣公琰,一日他微服私訪于綿州街頭,品嘗綿陽米粉后,提出建議原料由粗變細,方便入味!地道的綿陽米粉分為紅湯、清湯、對澆三大類:紅湯米粉一般有牛肉、肥腸、排骨三種口味,清湯米粉則有雞湯、筍子、豌豆、三鮮口味等口味,兌澆米粉更為熱鬧,雞湯肥腸、雞湯牛肉、筍子牛肉、豌豆肥腸、豌豆牛肉壹周君偏愛清湯米粉,湯汁清澈,油光見底。
米粉泡在湯中,加以雞塊或竹筍、海帶等,還可依口味可加酸青菜或香蔥,清香撲鼻,米粉顧名思義是把米磨成粉,然后制成粉絲的,經(jīng)燙泡好以后,需要盡快吃完,要不它會調(diào)皮的不斷吸收湯汁,越吃越多的哦,就像面條一樣。南充人對米粉也是真愛,早飯百分之八十都選擇了它,南充的米粉頗似云南過橋米線。南充說米粉是用“冒”的,一進門就是,“老板,冒一碗牛肉米粉,冒久點哈,
2、南充哪些店的米粉好吃?
最好吃的南充米粉在心里!我上高中是97年,那個時候鬧得最火熱的是西部大開發(fā)。但是人們的生活普遍都不夠富裕,尤其是我這樣的農(nóng)村孩子,每個月拿著一兩百生活費真不敢亂花,食堂里最便宜的莫過于米粉,素的一塊錢,加帶絲一元二,牛肉粉肥腸粉就一元五當(dāng)然也得看量的,吃米粉有很多術(shù)語,我一般都是排隊到窗口:“二兩、混合油、加酸菜、牛肉,油干一個”一氣呵成,學(xué)校食堂里收錢的,遞碗的、撈粉的、燙粉的、放料的全是一條龍,特別是放料的大姐,其實也可以稱阿姨的,她左手迅速抓過粉碗,右手的勺子就像撥弄古箏,鹽味精雞精花椒面這一圈放齊不超過兩秒,然后像賭場里發(fā)牌似的朝窗口一瞄,這一秒你可以看到她美麗的臉龐,掛著樸實的微笑,把粉碗順著餐臺一推,力度恰到好處,所以一號食堂排隊的幾乎都是男生。
一天吃兩頓米粉,幾年都沒覺得膩,后來離開了老家,到更遠的地方上學(xué),那里沒有米粉了,常常會在食堂排隊的時候幻想著這是在等著冒米粉,也會想家,幾個南充老鄉(xiāng)聚在一起吹牛,才發(fā)現(xiàn)最想念的居然是老家的米粉。每次放長假都會擠長途回家,下車第一件事便是在車站邊先吃兩個大碗米粉,還得加兩個油干,那個時候就沒有思考過車站邊的米粉味道不好,吃下米粉立即覺得這回家的任務(wù)差不多完成了。
再后來到了更遠的地方工作,多年不吃米粉也就好像沒了米粉癮,自己掙了錢,山珍海味也都嘗過了,不過如此而已。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別人的方言堆里游走,偶然間看見一家“肥腸粉”的招牌,不自覺的踱了進去,老板熱情地問:“要大碗還是小碗?”有點陌生的“三兩”到了嘴邊還是被“大碗”替代了,服務(wù)生端上來一碗,棕紅色的湯汁,黑色的粉條,用筷子夾還很容易滑落,嘗了一口,異常失望!這不是我要的“肥腸粉”!我吃不來這樣的“肥腸粉”,惺惺然付款出了店門,又開始想家,米粉的味道大概還記得,只是有點淡了。
去年休假回到南充,父母不在身邊,也就只能放肆自己的三餐了,早上紅光路吃米粉,中午儀鳳街吃米粉,晚上大西街吃米粉,第二天第三天,每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從嘉陵吃到高坪,再回順慶,甚至轉(zhuǎn)兩次公交到瀠溪去嘗嘗但是,好像沒有以前的味道了!有人說那是你的味蕾變傲嬌了,仔細想想也有可能,但是,我看見的米粉湯也沒有以前的感覺了,我記得那鍋里應(yīng)該是堆滿豬骨,老板是用勺子扒開豬骨舀湯的,可眼前卻是奶黃奶黃的一大鍋濃郁的湯,沒有骨頭的湯!吃過幾天,也只能惋惜地說聲不過如此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