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學校不同,工作量及崗位分配不同,以及所取得教學成果不同,所得的教學績效工資亦不同,而按工作量的多少或者貢獻的多少來核算績效工資的方法來看,班主任津貼在績效工資里出也是合情合理,符合國家規定的。有一種績效工資,就是所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
1、教師的績效工資有多少?是怎樣分配的?
三種績效,三種分配。方法決定績效的高低!從2019年1月1日起,我們這里開始實行用于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的績效工資政策,其實行的原則就是“獎勤罰懶”,一種是隨著工資按月發放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屬于個人的基本工資,它是隨著個人的職稱、工作年限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的調整而調整的。也就是說,職稱高,教齡長,當地經濟比較發達,那么,教師個人的這塊工資就非常理想,
這塊工資屬于個人,占個人總績效工資的70%,別人沒有機會享受它的。——這是第一種績效工資,完全屬于自己。還有一種績效工資,就是所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這種績效工資原來也是按照個人的職稱教齡等等各方面決定高低的,應該是按照人頭分配的屬于個人的一部分工資。不過,個人沒有支配權,不能由某個教師來決定,這塊工資的分配辦法是有明確規定的。
在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的基礎上,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協商決定分配辦法,在學校公示一周之后,所有的教師沒有異議,即可上報,經過上級領導批準后,即可發放,這是某校2018年秋季擬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和結果。請看下圖:這塊績效工資如果處理不好,不少的教師一定會有說法的,——這就是第二塊績效工資,有時候產生爭議最大的就是它。
還有一項績效工資就是最近幾年剛剛開始實行的年終效能獎,有個地區是在2015年開始實行的。2015年和2016年的年終效能獎是一起發放的,是按照平均值即每人每年15000元的標準統一發放的,包括退休教師和離休教師都有,并且,標準相同。下面是這個地方的某位教師兩年一次發放的效能獎,請看:下面是某個地方2017年的效能獎:有些地方已經把2018年的效能獎發到教師的手里了。
這種績效工資的分配辦法各地不一樣,有的地方是按照個人的月應發工資的3~6倍不等的標準執行,具體的要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好一些的地方肯定會高一些的,有的人也把這種工資稱為績效增量工資。——這就是第三種績效工資,與當地經濟有直接的關系,三種績效工資,三種分配辦法,辦法的不同,教師得到的結果就會不同。
2、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一般是多少?
農村小學教師工資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提起農村小學教師工資,我這個一線農村教師就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一我是在1990年于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在農村一所初中從教的教師,當時我的第一個月98.5元的工資就能相當于我校教齡有10年左右的兩個民辦教師的工資和。1993年工資改革之后,我的工資漲到400元左右,當我調到一所小學工作時,會計領工資回來說:“你一個月的工資幾乎相當于咱學校其他所有教師工資收入了,
趕快請客吃飯吧!”現在回想起來,可見當年的正式教師(所謂的商品糧教師,在編教師,非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的工資相對來說還是很高的!經過1995年至1998年的民辦教師轉正之后,他們原來的職稱和很長的教齡對他們的工資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的工資迅速得到提高。這個時候我的工資就和他們的基本上差不多了,
后來,教師的工資年年都有自然長級,一年或多或少地都要提高30元左右,由于我的教齡比較短,這個自然晉級工資沒有原民辦轉正之后的教師們提高的數值高。可以說,我的工資再也沒有之前的那種“優勢”了,許多的老教師都紛紛地超過了我,特別是晉了高級(相當于現在的中小學一級教師)的教師的工資一次性就可以提高400元~500元左右。
在2006年之前,雖然教師的自然晉級工資年年提高,但是,沒有大的工資改革,工資的變化都不大,同時,在2000年教師工資收歸縣級財政負擔之前,鄉鎮財政負擔之時,那是經常性的拖欠教師工資,有時候半年甚至成年的都不發。這就苦了我這樣的所謂的商品糧教師了,農村民辦教師家里有地,沒有工資不要急,地里的收獲可以基本維持生活沒有問題,而我呢,只能勉強堅持下去了——那個時候,咱能理解,我們這里的經濟落后,財政沒有錢,哪里發工資呢?不過,自從縣財政負擔之后,我們應該發的工資就能夠及時地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