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屬于釣魚“黃金季節”的秋季,在天氣轉涼后,魚為什么反而不好釣了呢。出現上述情況,主要就和水層溫差有關了,入秋后天氣慢慢變涼,特別是仲秋以后氣溫下降明顯,應該說經過了一個夏季的酷熱,秋天到來魚應該好釣了,但是很多釣友,包括筆者這些日子的夜釣,在實際作釣中卻發現魚并不好釣。
1、為什么天涼了反而不好釣魚呢?
為什么天涼了反而不好釣魚呢?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入秋后天氣慢慢變涼,特別是仲秋以后氣溫下降明顯。應該說經過了一個夏季的酷熱,秋天到來魚應該好釣了,但是很多釣友,包括筆者這些日子的夜釣,在實際作釣中卻發現魚并不好釣!本來屬于釣魚“黃金季節”的秋季,在天氣轉涼后,魚為什么反而不好釣了呢?在此就與釣友們聊一下其中的原因!說到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無外乎水溶氧量、水溫,這兩個魚最敏感最“關心”的問題!秋季對于水溶氧量來說,絕大多數時間是沒有問題的,相對夏季水溶氧量是充足的,適合魚類生存、覓食的!畢竟秋季天高氣爽、云淡風輕,并且多以東風、北風兩大風向為主,
這兩種風向導致秋季氣壓較高,氣壓高時相對水溶氧量就充足,也就適宜魚類生存、覓食!既然秋季的水溶氧量沒有太大問題,那么就只能從水溫上找原因了!秋季和春季差不多,一天中的溫差較大!陰雨天溫差相對小些,但是晴天的溫差往往在十幾度以上(釣友們可以從上圖中看出來)。秋季晴天早上、晚上溫度偏低,到了中午氣溫又會快速回升,
如此巨大、快速的氣溫變化,直接影響了水域的水溫變化!這個變化主要表現在水層溫差變化和整體水溫變化上。一、水層溫差變化導致魚不好釣水層溫差變化導致魚不好釣的水域,主要是一些水位較深的大水域!例如水庫、湖泊等水域,在這些水域中作釣,釣點水深一般都會超過兩米。當早上作釣時可能魚口還可以,但是隨氣溫上升魚口越來越差,甚至出現停口現象!出現上述情況,主要就和水層溫差有關了,
當氣溫快速上升,受氣溫與光照影響,水的表層溫度也會快速上升。由于水的熱傳遞慢,水的表層溫度不能及時傳入水底,使水面與水底形成明顯的水溫差,并且各深度水層之間也存在一定溫差,魚類都有一定“趨溫性”,當水層間出現明顯的溫差時,它們便會游離原水層,游至更適宜生存的水層。作釣中常見的鯽魚上浮、鰱鳙下潛,就是魚的“趨溫性”造成的,
當魚類在“趨溫性”作用下游離原泳層,而我們還在原泳層繼續作釣,那么魚口也就會慢慢停止,魚也就不好釣了!二、整體水溫變化導致魚不好釣整體水溫變化導致魚不好釣的水域,主要是一些水位不深的小水域!例如小河、池塘等水域。在這些水域中作釣,釣點水深一般不會超過兩米,當作釣中隨氣溫的上升,魚口由多到少,直至慢慢停口時,其原因就主要和整體水溫變化有關了!由于這些小水域面積小、水位淺,受氣溫和光照影響,水面溫度快速上升的同時,也將溫度傳入水底,使整個水域的水溫發生明顯變化。
同理氣溫下降、光照減弱時,整個水域的水溫也會有明顯變化,魚類屬于變溫動物,本身不能調節體溫,只能隨水溫而變化。當水溫變化過快、過大,魚類體溫未能及時調節,與水溫出現差異時,它們的活躍度明顯不降,也就導致覓食不積極,作釣時也就出現魚口減少或停口現象,魚也就不好釣了!以上水層溫差變化和整體水溫變化兩個因素,便是導致秋季天涼了魚反而不好釣的主要原因!希望個人的分析,對釣友的出釣有所幫助,
2、大降溫如何釣魚?
當前已經進入10月份,在過3天就到“寒露”節氣了,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節氣的到來,是反應季節性的變化,一天將逐步變成晝短夜長,陽光照射的紫外線見見弱化,最具明顯的就是早晚溫差特別大,此時,如果按照地區劃分,南方天氣是秋意正濃,而北方則從深秋即將進入冬季,那么,在10月往后的大降溫天氣里,該如何垂釣呢?一、降溫天氣對水里的魚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