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諸多江蘇優勢產業里,也有很多代表性的企業。且不談廣東省當前發展的經濟總量,我們就以珠三角匯集的人才速度,以及人才數量來看,廣東省都是我國超級牛的省份,并且廣東省的牛更體現在活躍,總結江蘇最厲害的就是以小博大了,江蘇的面積僅為廣東的60%左右,山東的68%左右,更是唯一一個沒有政策加持的省份。
1、江蘇有哪些產業比較“?!??
江蘇省是我國的制造業大省。目前在全國來講,江蘇具有優勢的產業不少,個人認為如下這些產業江蘇都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集成電路,物聯網,石墨烯,光伏,風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生物醫藥,造船,高檔紡織服裝。江蘇制造業的特點是大部分產品都不面向終端消費者,所以給外界的感覺就是江蘇缺乏知名品牌,
實際上,江蘇制造業誕生了一大批隱形冠軍企業。上述的諸多江蘇優勢產業里,也有很多代表性的企業,“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蛟龍號”深潛器,都誕生在江蘇,“復興號”高鐵,航空發動機葉片等等,也都有江蘇制造的參與。江蘇制造業的代表企業,都是所在行業的翹楚,如:中芯長電,無錫高新微納,遠景能源,徐工機械,遠東電纜,江南電纜,興澄特鋼,法爾勝,恒瑞醫藥,揚子江藥業,揚子江造船,陽光,紅豆,海瀾之家。
2、江蘇省有多牛?
相信在中國只要一提到江蘇,就沒有一個不舉手稱贊的,江蘇一個小小的省份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都是在我國的頂尖水平,江蘇的經濟江蘇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目前下轄13個省轄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2018年末江蘇的GDP總量為92595.4億元,排名全國第二,要知道如果不算直轄市以及特區的話,江蘇面積僅比浙江、寧夏、臺灣以及海南大,
如果以人均GDP計算的話,那么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外,江蘇更是位居全國各省份的第一名,且遠超第二名的浙江省。更難得可貴的是江蘇一省既沒有經濟特區,也沒有計劃單列市,反之沿海的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均有。全國GDP總量前20的城市,江蘇一省獨占四個(蘇州、南京、無錫以及南通);GDP總量前50的,江蘇一省獨占9個,前20及50的數量均為全國各省第一;GDP前100名的,江蘇13個地級市全都入榜,排名第二(第一是山東15個),這是江蘇的地級城市數量有限,否則仍然有可能是全國第一,
而全國百強縣市中,江蘇省就有25個縣級城市入榜,占據全國的四分之一,其中前四名均為江蘇的縣級市,前十名,一省獨占6個。可以說江蘇一省的經濟足以傲視全國所有省份,甚至廣東省都要暫避光芒,江蘇的教育很多人會說經濟發的反而教育一般般,因為大家都忙著去做生意賺錢了,比如浙江、廣東、山東以及福建的教育水平都一般,但是江蘇不一樣,江蘇的教育水平依然是除北京這個特殊的城市之外,教育最為發達的省份。
江蘇省是目前我國高校數量最多的省份,當然數量不代表質量,關鍵還是要看百強以內的院校數據,根據軟科數據統計,最近4年來,江蘇省的前100名的高校數量僅次于北京市,且遙遙領先于第三名的上海,而經濟與其差不多的廣東及山東,百強高校更是遠遠不如江蘇省,江蘇還是院士數量最多的省份,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共培養了498位院士,可見江蘇教育實習之強上。
這個可以參考了同樣是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北京,雖然北京的人口為江蘇的四分之一多,但是院士的數量卻連江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總結江蘇最厲害的就是以小博大了,江蘇的面積僅為廣東的60%左右,山東的68%左右,更是唯一一個沒有政策加持的省份。很多人說江蘇發展不均勻,但是對于廣東,其實江蘇發展很平均了,全部13個地級市都進入全國百強,在全國各省里論發展的平均度,江蘇不說第一,但是前三應該是可以進去的,
3、廣東省有多牛?
且不談廣東省當前發展的經濟總量,我們就以珠三角匯集的人才速度,以及人才數量來看,廣東省都是我國超級牛的省份,并且廣東省的牛更體現在活躍。廣東初生牛犢不畏虎我們都知道,廣東省的歷史文化底蘊相比于中原省份,不是一個層面的,這一點我們從當前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便可以看出,基本上廣東省所有院校都集中在廣州市,像深圳,東莞,佛山,惠州這些經濟發展相對非常不錯的城市,教育事業也與中原省份沒有辦法比較,高校數量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