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河南省,歷史悠久,名山名景,感覺不錯。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河南省,一是中華文明發源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文化名城最多,文物古跡最多,歷史名人最多,姓氏根源最多的歷史文化名省,總之,河南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口眾多,交通重要,地理優越,經濟發展較快,后發優勢很大,是一個大有潛力,大有希望的省份,中原大地一定會快速崛起,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與經濟發達的強省。
1、外省人如何評價河南省?
外省人如何看待河南省?我也是60后,我一直就覺得各地各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本善良,與地域無關,我可以用我個人的經歷,說一下我與河南的淵源。我覺得河南省,歷史悠久,名山名景,感覺不錯,我老公是個軍人,我第一次去部隊,家屬院全國各地都有。大多軍嫂都豪爽,見到我就問:你是誰的女朋友,生女兒那年,我在部隊住了一個月,在那過的年。
小河南是一個小戰士,他老跑我家看我女兒。我說的是大河南家嫂子,不認識她就送我她做的菜,非常熱情,印象中孩子穿得好像不太洋氣,有點土。我女兒有個好同學,家是河南的,父母做小生意。孩子性格挺開朗,后來回河南,我同事也有一個男孩子,家在河南,研究生考入我單位。工作認真又踏實肯干,還挺節儉還升了職。也去過河南游,
我覺得把人分地域,以點代面,那才不可取。我2003年,在QQ上認識三個河南小伙子,他們干裝修設計,特別幽默有趣。曾經問過我:姐,你對我們河南人怎么看?我說:挺好的呀,你們幾個不就是又陽光、又自立,我覺得就挺不錯。網噴是不少,以點代面,信口開河,自以為是,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公正一點,心態平衡一點,善愛一點,格局大一點。
2、有人說河南省內最被低估的城市是“三門峽”,你怎么看?
一個地方的發展前景,有許多經濟社會指標可以預測,同時要看國土資源優勢,又要看人口聚集程度,還要看周邊城市影響,人人都愛自己的家鄉,但感情代替不了事實,如果我們依然留戀故土,想讓兒女在這里發展,就會耽誤了孩子的前途。我是三門峽市的退休干部,當然希望發更多的退休金,唱衰三門峽,對我乃至全家,實在沒一點好處,
然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哪怕心疼的滴血,也要實事求是。三門峽在全省的排序靠后,沒有發展潛力,永遠停滯在五線城市,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是它的地理位置局限,90%是山區和黃土高原,這里適合農耕文明成長,不適合工商文明發育,承接產業功能轉移,即沒有廣闊地域,又沒有人才基礎。農業的人口承載力非常有限,比較效益永遠低于其它產業,
二是礦產資源枯竭,經濟缺乏后勁。三門峽是典型的資源性城市,所謂一黑一白一黃(煤炭、鋁礬土、黃金)拉動了三門峽的短期輝煌,現在被列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能否成功,影響因素太多,經濟發展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轉移。三是常住人口銳減,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市長住人口200萬出頭,十年間減少了近20萬,相當于10%。多么可怕的數字!而且人口生育生平還在降低,流失程度還在加速,深深讓人憂慮,
如果沒人,一切都無從談起。四是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影響發展前景,運城、渭南兩個城市,均是我市人口的兩倍,同屬河南的洛陽是我們的三倍還多,而且他們工商業產業聚集度要高于我們,洛陽為省里副中心城市,渭南和運城都有傳統和新興產業支撐,會對我們的人口、技術、資本有虹吸作用。洛陽和西安的人口增長,有許多三門峽的勞動人口和學生,
資金流向自不待言,營商環境影響,阻礙了投資興業熱情。五是我市交通建設,確是盛世隱憂,在短期內,浩吉鐵路、呼北高速、新310國道等重大交通項目,給我們帶來一些效益,包括一些生態治理項目,更偏重于治理而不是側重發展。長期來看,不能帶來更多的產業和人口,三門峽會成為過橋過路地帶,人流物流呼嘯而去,連一杯水、一碗飯的錢也沒得賺,
3、如何評價河南這個省?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河南省,一是中華文明發源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文化名城最多,文物古跡最多,歷史名人最多,姓氏根源最多的歷史文化名省。二是地處中原大地,高鐵高速四通八達,黃河淮河貫穿東西南北,擁有全國重要國際機場與航空物流港的全國重要交通樞紐,三是全省人口超億人,全省各級各類在校生2677萬人,每年高考考生超百萬人,以上均是全國第一的人口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