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現代農村展示型
是指在部分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因勢利導,接待游客參觀、展示新農村形象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必須是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知名度較大的農村。發展這種模式必須注意:一是要處理好發展旅游與發展其他產業的關系;二是要積極引導農民參與旅游接待活動。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等。
八、農業觀光開發型
是指利用農業生產過程的知識性、趣味性、可參與性,開發規劃出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滿足游客需求,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必須具備的條件:一是臨近城鎮、客源市場潛力大;二是交通便利,可進入性較好;三是農業生產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強。發展這種模式必須注意:要有良好的項目創意和規劃;要認真對客源市場進行調研,分析客源市場的需求;要制定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加大對項目的宣傳促銷力度。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觀光園、上海市奉賢區申隆生態園、遼寧省葫蘆島市宏業現代農業園區、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水庫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22團新天冰湖旅游園區。
九、生態環境示范型
是指具備良好生態環境的農村,以生態環境作為旅游吸引力,開發觀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要具備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這種發展模式應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旅游開發引起環境的破壞和退化;要培育旅游開發經營者和游客的環境保護意識。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蘇省常熟市蔣巷村、北京市密云縣石塘路村、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浙江省奉化市蕭王廟鎮滕頭村、湖南省長沙縣黃興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民樂鎮羅政村等。
十、紅色旅游結合型
是指在具備“紅色旅游”資源的鄉村,結合“紅色旅游”的發展,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參觀游覽活動,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必須是在知名度較大的、革命遺跡和遺存較為豐富、旅游接待具備一定規模的鄉村開展的。
6. 鄉村旅游項目規劃策劃方案
《桃花源記》里那種與世隔絕、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以及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中描繪的美妙意境吸引感染了無數中國人,如今國強民富更在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下,鄉村旅游方興未艾,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鄉村景區正當其時,那么如何搞好景區規劃設計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鄉村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1、注重鄉村原生態,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原真性與健康性。景觀設計規劃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2、構建精神家園,尊重地域特色文化與精神內涵。充分利用和發揮地域特色,保護傳統文化,讓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有意義。尊重和保護地域文化是彰顯地域特色唯一的途徑,絕不是相互模仿和復制,更不是所謂的破舊立新,只有傳承才能有效地展現和發揮地域特色。
3、傳承中華智慧與美德,打造經濟、實用、美觀的新鄉土建筑及景觀。要提倡經濟、實用、美觀的設計規劃理念,結合場地的特質,優先選擇價廉物美的建筑材料,建造有品位的符合當地特色的新鄉土建筑景觀。
4、堅持可持續發展,優先考慮生態化、無污染、可循環的清潔能源和材料。規劃、設計、建設過程中應以挖掘本地自然人文資源,以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為重點,塑造特色風光,提升品位形象。
鄉村旅游景觀風貌建設。
1、生態修復。對區域內山體、森林、濕地、植被等自然資源進行生態保育,保持原生態自然環境。對區域內坑塘河道進行綜合治理,保持水體清澈、水質清潔、岸坡穩定和水流通暢。岸邊宜種植適生植物,綠化配置合理,養護到位。
2、綠道建設。對區域內旅游線路及周邊環境整治提升,主干道應為三級以上公路,道路交通標識設置合理、美觀,路面宜黑色化處理,適宜路段可采用“海綿城市”透水道路系統,次要道路宜鄉土生態鋪裝。區域內道路兩側應種植經濟林果和綠化苗木,因地制宜栽種直徑 10~12 厘米的鄉土樹種,力爭5~10年后形成林蔭大道。區域內林相、植被豐富,形成四季景觀,林木覆蓋率高于40%。
3、自然景觀。對丘陵山地、水鄉圩區、大地景觀等區域內極富代表性的獨特山水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打造一批觀賞型農田、名優瓜果園,觀賞苗木、花卉展示區,濕地風光區,山水風光區等自然景觀區。
4、人文景觀。立足本地歷史文化資源,把古樹名木、文物古跡、建筑遺存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納入歷史文化保護對象。以本地歷史遺存、事件傳說、地名人物、傳統民俗活動等為載體,打造特色人文景觀,傳承農耕文化、弘揚現代文化。
7. 鄉村旅游規劃方案設計大綱怎么寫
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遠景近年來也不斷豐富鄉村旅游規劃設計經驗,對行業動態和相關政策法規也認真學習,對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鄉村特色休閑及景觀建筑設計、鄉村游樂項目策劃、農家樂升級、民俗村度假開發、古村落文化休閑開發、農業生態園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閑農業園區策劃、特色農業觀光主題園區、休閑農業博覽園、特色采摘度假區、新農村整體規劃設計、新農村風貌設計、鄉村旅游景區規劃、鄉村主題度假區規劃、鄉村會所、溫室建筑設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