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行駛4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終點:南川區政府
8. 南川區地圖大全
重慶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據第三次文物普查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文物25908處,其中古遺址類1542處,古遺址時代從舊石器時代至明清均有涵蓋,所呈現出的文化序列基本完整,內容豐富,類型齊備,在全國省市自治區中不多見。這些璀璨的文化遺產,是重慶城市之根,是延續至今的歷史記憶。
如果不是因為4月18日是第38個“國際古跡遺址日”,我可能會一如既往地看待重慶,把現代魔幻的氣質,當作它唯一引以為傲的驕傲。并總是不假思索地為外地朋友引薦諸如解放碑、長江索道、洪崖洞、來福士廣場這類都市傳奇。
但是,在我花了點心思追溯重慶悠久的歷史,瀏覽了它燦爛豐富的人文后,整理出十個最具代表性的古遺址,如果能給真喜歡這座由歷史風云里走過來的城市的朋友,在游覽時提供一種更有深度的選擇,那便是我單純的初衷。畢竟,記憶并傳揚重慶的歷史文化,是一個重慶人快樂的源泉之一。
一、合川釣魚城
釣魚城遺址
合川釣魚城遺址,位于重慶合川區東城半島之釣魚山上,鎖鑰三江。
其在宋末元初的宋元戰爭中,憑堅城之利,將卒之勇,力拒所向披靡之蒙古鐵騎三十六年,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英雄史詩。是一向以弱示人的南宋鐵血的絕唱。
釣魚城內現存古地道、南水軍碼頭、南北一字城墻、九口鍋、范家堰等多處宋代遺址,其中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獲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二、奉節白帝城
白帝城遺址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就是那個李白意義風發,由此出發的白帝城;也是那個杜甫登高懷遠,“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的白帝城。
白帝城遺址位于奉節縣城以東10公里的瞿塘峽西口,為東漢巴東郡治、唐夔州州治、宋夔州路治所在。
它是三峽門戶,扼川江咽喉。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南宋白帝城遺址由白帝城、下關城(馬嶺夾城)、瞿塘關及子陽城組成,系“連環城”“城中城”“城外城”布局,具備南方山地城池獨特的防御特征。
登白帝城而望夔門,雄心萬丈,千古滄桑。
三、云陽磐石城
磐石城遺址
云陽縣磐石城遺址,又名大石城、磨盤寨,位于云陽縣青龍街道。為南宋呂師夔屯兵抗元之所。
磐石城遺址始建于宋,是宋蒙(元)戰爭時期著名的軍事城寨,現存遺跡數量和種類眾多,包括城墻、寨門、題刻、祠堂、房址、炮臺、暗堡、石墻、建筑構件等。
四、萬州天生城
天生城遺址
萬州區天生城遺址,位于萬州周家壩街道。始建于南宋淳佑三年,是南宋抵抗蒙古鐵騎的重要戰場之一。
遺址內的鵝公包、東外城等區域已發現多處宋代建筑遺存,其城址在宋代以來為內、外兩重城圈的布局結構,宋代天生城由山頂臺城、東外圍城、北外子城等三部分組成,與《宣相楊公攻取萬州之記》中“一鼓而拔其外城”記載相符。
五、涪陵龜陵城
龜陵城遺址
涪陵不僅有深植人心的榨菜,還應該有抵抗侵略的城池。
龜陵城遺址是南宋末涪州州治,系扼守山城防御體系指揮中心重慶與巴蜀門戶夔門江面的咽喉之地。涪州隸屬夔州路,為川東重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是屏蔽重慶、維系兩川的要道,宋蒙(元)之戰中涪州成為交戰雙方反復爭奪的要地,因此龜陵城在宋蒙(元)山城防御體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龜陵城遺址現存有城墻、城門、炮臺、礌石、建筑基址、道路、排水溝、蓄水池、題記等眾多遺跡。
登城逡巡,鐵馬冰河入夢來。
六、南川龍崖城
龍崖城遺址
南川龍崖城,又名龍巖城、馬腦城,位于重慶南川東南三泉鎮馬嘴山上,與貴州遙遙相望,自古為川黔咽喉。
龍崖城修筑于南宋末年寶祐年間,充分了利用馬嘴山雄奇的地勢,其四周均為懸崖絕壁,惟馬頸關處有一徑通向城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南宋時期被譽為“南方第一屏障”。
七、兩江新區多功城
多功城遺址
多功城遺址位于兩江新區云卉路社區翠云山上,其源頭依然可追溯到南宋時期。南宋末年,朝廷于重慶各處險要縣區瘋狂筑城,以緩蒙軍攻勢。
多功城立于重慶北境,是防御重慶城的重要前哨與屏障。多功城地勢險峻,巖石高聳,筑城時以嶙峋的巖石為基,有“山石嶻嵲,因巖為城”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