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心理醫生就是用心藥來治病的醫生。身份不同心理醫師的前提必須要是有“醫師資格證”的人,同時有“處方權”;而心理咨詢師是國家勞動人事部過去搞的一種職業資格認證,任何人只要交費參加培訓考試合格就給發證,隸屬不同從專業而言,心理醫師隸屬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或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而心理咨詢師則隸屬中國心理學會或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下屬的“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也有的省市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師協會”。
1、最近心理壓力巨大,去哪里找到好的心理醫生?
哪也不用去,誰也不找,自我調節,自身的力量才能度過嚴冬,最好的心里醫生就是你自己。減壓的方法有:1多做有氧運動,出大汗,大口呼吸;2多和情投意合三觀相符的人交流;3別閑著,手腦并用動起來;4睡眠質量好就不會焦頭爛額;5多看經典名著,站在哲人的高度看世界;6多看奧斯卡電影,轉移注意力;7多看有趣的小品,呵呵一笑解憂愁;8多到有名勝古跡的地方走走,打開眼界;9報班培訓:計算機,外語,駕照,廚師等;10想辦法掙錢:自媒體,綠色農業,快遞等釋放壓力多給自己減負,少給自己添堵,少些不切實際的欲望和攀比,人生一世如同草木一秋,房屋萬間睡覺不過三尺寬;把紅樓夢的好了歌多念幾遍,功名利祿,金銀財寶,美女,兒孫所有的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2、心理醫師和心理咨詢師的區別在哪里?
有以下區別:1.身份不同心理醫師的前提必須要是有“醫師資格證”的人,同時有“處方權”;而心理咨詢師是國家勞動人事部過去搞的一種職業資格認證,任何人只要交費參加培訓考試合格就給發證。后者的身份不局限于醫生,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但以教育部門人數較多,嚴格說起來,這些人不能稱之為“心理醫生”,只能稱之為“心理老師”或“咨詢師”,
2.職能不同心理醫師在我國大部門都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是醫師隊伍的一部分。按照我國2013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可以對罹患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進行診斷和治療,治療又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而心理咨詢師則不同,依上述《精神衛生法》,除精神科醫生之外,任何人對精神心理疾病做出診斷和治療都是違法行為,心理咨詢師也不例外,只能對子女教育,婚戀問題,輕度情緒問題進行評估和干預。
更不得進行藥物治療,3.隸屬不同從專業而言,心理醫師隸屬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或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而心理咨詢師則隸屬中國心理學會或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下屬的“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也有的省市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師協會”。4.執業范圍不同心理醫師既可以就一般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和治療,也可以對精神心理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通俗地說,是既可以咨詢也擁有處方權進行藥物治療;而心理咨詢師則只能進行評估、咨詢和干預,且不能對的確患有疾病的人進行診斷和治療,更不能用藥,
3、心理醫生真的有用嗎?
醫生醫病需要對癥下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在醫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且分科越來越細,開發的領域也越來越多,比如心理醫生就是伴隨著醫學的發展而突顯出來,古語說:心病還用心藥來醫,意思是說心病就是心理的毛病,它不是身體的器官發生病變,而是思想想不開,產生郁悶,引起的身體不適。這就要解開心結,病才能好,那么今天的心理醫生就是用心藥來治病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