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檔案保管
4.1歸集、接收檔案資料必需認真檢驗,并辦理好登記、交接手續。
4.2檔案資料要求集中存放于檔案柜,職員手中只能持有正在處理的文件資料。
4.3檔案資料保管必須做到七防,即防火、防盜、防光、防潮、防塵、防有害生物、防污染。
4.4對易褪色、易磨損的圖紙、資料等,檔案管理員要進行定期檢查,對借閱次數頻繁、易損的案卷,可制作副本借閱,以加強對正本的保存。
4.5為維護檔案的真實性與安全性,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涂改檔案材料;每天下班要鎖好檔案柜
5.2借閱檔案原件只限在檔案室,不能帶出,必須帶出檔案室查閱的,需依照借閱權限由相關領導批準。
5.3檔案外借一般只借復印件,需借原件者須經集團副總批準,借閱的檔案交還時,必須當面點交清楚,如發現遺失或損壞,應立即報告直接上級。
5.4借閱檔案用完后,應及時送還,如超過借閱時間,須重新辦理手續。
5.5借閱人必須愛護檔案,不得擅自涂改、污損、勾畫、剪裁、抽取、拆卸、調換、摘抄、翻印、復印、攝影,不得轉借或損壞。
5.6外單位借閱檔案,應持單位介紹信,并按檔案密級經相關領導批準后方能借閱,但不能將檔案帶離檔案室。
5.7外單位摘抄檔案的(絕密、機密不允許復印或摘抄),應經集團副總批準,對摘抄的材料要進行審查、簽章。
5.8在與外單位進行學習交流時,在維護公司檔案的機密性的同時,還要注意雙方應進行對等交流。
5.9集團正常開展的審計、工作檢查,須全力配合,并做好資料借閱的登記、回收工作。
6.檔案保存期限
6.1根據國家檔案局發布的《關于機關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永久為50年以上,長期為16-50年,短期為15年以下。
永久:凡是反映公司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對本公司有長遠利用價值的檔案,列為永久保管。
長期:凡是反映本公司一般工作活動,在較長時間內對本公司工作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列為長期保管。
短期:凡是在較短時間內對本公司有參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列為短期保管。
6.2保管年度按自然公歷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計算。
7.檔案銷毀
7.1對已失去利用價值的檔案,銷毀時,編制銷毀目錄,報部門經理鑒定,最后經理批準后,方可銷毀。
7.2執行銷毀任務時,監銷人不得少于二人,并在銷毀目錄上簽字。最后,把銷毀目錄和部門經理的批準手續文件,一并存檔備查。
2. 個人檔案怎么辦理
到了退休年齡,單位或主管部門會收到組織部或人社局發來的文件通知,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只需帶主管部門的介紹信和兩張2村免冠彩色照片,就可以前往組織都或人社局辦理手續并領取“退休證”。
因為所有人事檔案都在組織部或人社局,所以個人不需要再帶任何資料。
辦好手續后,持組織部或人社局出具的《退休金審批表》到養老統籌中心報道就辦妥了。
3. 檔案個人拿著怎么辦
可以,一般的私企都是沒有保管人事檔案的權限的,應該放到人才機構去。首先看新公司是否在人才機構開了戶,如果是開了戶,可以直接把的人事檔案交由你們公司人事部門的人員,讓他將檔案放人才機構單位的戶下,如果沒有開過戶,可以以個人身份將個人檔案放到人才中心。
調檔手續是:如果想要放到人才機構,首先去人才機構問一下情況,檔案接受的具體手續(各地不一樣),基本是接收檔案的人才機構開具一個調檔函,然后拿著調檔函去檔案所在地提取檔案就可以。如果檔案已經在手中,請不要打開,否則就作廢了,可以直接拿著檔案去人才機構咨詢詳細辦理的方法就可以。
擴展資料:
人事檔案在人才中心的保管費用
人事檔案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以及開具考研等相關證明時,都需要使用檔案。
檔案管理費首先是用于檔案封裝保存的裝訂、檔案盒等文具費約30元,其次是人員經費、場地費、日常運營這三大支出。如果在機關或國企,一般不用自行承擔管理費用。同時,部分企業也會為職員報銷管理費,但有的企業為留住人才,常開出任職3年后才能報銷的規定。
如果不屬于這些范圍,就要自行繳納管理費了。從2016年元旦起,全國都將取消檔案管理費,財政撥款解決檔案管理問題。